|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换热网络的发展 | 第10-15页 |
| ·热力学方法 | 第10-11页 |
| ·数学规划法 | 第11-14页 |
| ·人工智能技术 | 第14-15页 |
| ·换热网络优化技术及发展方向 | 第15-16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6-2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案 | 第18-20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20-22页 |
| 2 换热网络灵敏度分析 | 第22-42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灵敏度系数及灵敏度的定义 | 第22页 |
| ·数学模型的选取 | 第22-25页 |
| ·过程方程的建立 | 第22-24页 |
| ·决策变量、状态变量和参数变量的确定 | 第24-25页 |
| ·灵敏度和灵敏度系数的计算 | 第25-32页 |
| ·灵敏度系数矩阵 | 第25-26页 |
| ·灵敏度系数求解 | 第26-32页 |
| ·灵敏度的计算 | 第32页 |
| ·灵敏度分析程序的建立 | 第32-34页 |
| ·灵敏度分析程序的结构 | 第34-36页 |
| ·数据文件的准备 | 第34-35页 |
| ·程序功能 | 第35页 |
| ·结果输出 | 第35-36页 |
| ·灵敏度程序的实例计算与分析比较 | 第36-40页 |
| ·灵敏度实例计算 | 第36-39页 |
| ·与同类换热网络灵敏度分析方法比较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3 换热网络弹性分析 | 第42-60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弹性指数的定义 | 第42页 |
| ·数学模型的选取 | 第42-46页 |
| ·过程方程的建立 | 第42-43页 |
| ·决策变量、状态变量和参数的确定 | 第43-46页 |
| ·变量变化范围的限定 | 第46页 |
| ·弹性指数的计算 | 第46-47页 |
| ·弹性分析程序的建立 | 第47-48页 |
| ·弹性分析程序的结构 | 第48-50页 |
| ·数据文件的准备 | 第48-49页 |
| ·程序功能 | 第49-50页 |
| ·结果输出 | 第50页 |
| ·弹性分析程序的实例计算与分析比较 | 第50-58页 |
| ·弹性分析实例计算 | 第50-56页 |
| ·与同类换热网络弹性分析方法比较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4 灵敏度分析和弹性分析程序与RCHEN软件的集成 | 第60-66页 |
| ·程序的应用 | 第60页 |
| ·分析程序在RCHEN软件平台的应用 | 第60-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 致谢 | 第74-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