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植物启动子的研究 | 第12-17页 |
·植物启动子的概念 | 第12页 |
·植物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 | 第12-14页 |
·植物启动子的类型 | 第14-15页 |
·植物启动子的克隆方法 | 第15-16页 |
·植物启动子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报告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研究 | 第17-18页 |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 | 第18-19页 |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原理 | 第18页 |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应用范围 | 第18-19页 |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优点 | 第19页 |
·ABA,气孔运动和植物抗旱反应 | 第19-20页 |
·转化酶的研究 | 第20-21页 |
·转化酶的分类 | 第20页 |
·转化酶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 | 第20页 |
·转化酶在气孔运动中的调控作用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AtRab18和Nt-inhh cDNA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2-40页 |
·材料 | 第22-24页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2页 |
·培养基 | 第22-23页 |
·酶和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34页 |
·ABA敏感启动子AtRab的克隆 | 第24-28页 |
·植物表达载体pBI101-1-AtRab-GUS的构建 | 第28-30页 |
·烟草液泡蔗糖转化酶抑制蛋白基因Nt-inhh cDNA的克隆 | 第30-32页 |
·植物表达载体pBI101-1-AtRab-Nt-inhh的构建 | 第32-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拟南芥AtRabl8的克隆 | 第34-35页 |
·表达载体pBI101-1-AtRab-GUS的构建 | 第35-37页 |
·烟草Nt-inhh cDNA的克隆 | 第37-38页 |
·表达载体pBI101-1-AtRab-At-inhh的构建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第40-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植物材料 | 第40页 |
·试剂 | 第40页 |
·菌株 | 第40页 |
·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转基因拟南芥的鉴定 | 第44-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试验试剂 | 第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性筛选 | 第48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48-49页 |
·GUS基因组织化学检测分析 | 第49-50页 |
·半定量RT-PCR检测 | 第50-51页 |
·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GUS组织化学检测 | 第53页 |
·半定量RT-PCR检测 | 第53页 |
·定量RT-PCR | 第53-54页 |
第五章 转基因拟南芥的后代分析 | 第54-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试验材料 | 第54页 |
·试验试剂和酶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气孔开度测定 | 第56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液泡蔗糖转化酶活性分析 | 第56-57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旱性分析 | 第57-58页 |
·讨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