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双重上市公司发行模式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论文选题意义 | 第8-9页 |
·论文框架结构 | 第9-10页 |
·双重上市的时代背景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理论分析法 | 第11页 |
·统计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案例分析法 | 第11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1页 |
·总结归纳法 | 第11-12页 |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2-13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2页 |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双重上市理论综述 | 第13-24页 |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3页 |
·双重上市的行业分布情况 | 第13-14页 |
·双重上市对相关因素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双重上市的三大传统假说 | 第14-15页 |
·双重上市对提高流动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双重上市对提高公司治理方面的影响 | 第16-17页 |
·双重上市对本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 第17-18页 |
·A-H双重上市发行问题的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关于A-H双重上市问题的研究 | 第19-21页 |
·A-H双重上市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 | 第21-22页 |
·A-H双重上市发行模式问题研究 | 第22页 |
·对现有文献的简评 | 第22-24页 |
第3章 A-H双重上市发行模式比较分析 | 第24-33页 |
·先H后A模式 | 第24-29页 |
·先H后A模式企业分布 | 第24-27页 |
·先H后A模式上市时间分布 | 第27页 |
·先H后A模式发行价比较 | 第27-28页 |
·先H后A模式发行量比较 | 第28-29页 |
·A+H同步模式 | 第29-30页 |
·A+H同步模式上市企业情况 | 第29页 |
·A+H同步模式发行价比较 | 第29页 |
·A+H同步模式发行量比较 | 第29-30页 |
·先A后H模式 | 第30-33页 |
·先A后H模式企业分布 | 第30-31页 |
·先A后H模式上市时间分布 | 第31页 |
·先A后H模式发行价比较 | 第31-32页 |
·先A后H模式发行量比较 | 第32-33页 |
第4章 A-H双重上市发行模式的优缺点 | 第33-43页 |
·先H后A模式的优缺点及影响 | 第33-36页 |
·先H后A模式的优点 | 第33页 |
·先H后A模式的缺点 | 第33-35页 |
·回归A股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 第35-36页 |
·回归A股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 第36页 |
·A+H同步模式的优缺点 | 第36-39页 |
·A+H同步模式的优点 | 第36-37页 |
·A+H同步模式的缺点 | 第37-39页 |
·先A后H模式的优缺点及影响 | 第39-43页 |
·先A后H模式的优点 | 第39-40页 |
·先A后H模式的缺点 | 第40-41页 |
·内地企业赴香港上市发行带来的影响 | 第41-43页 |
第5章 文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3-48页 |
·文章结论 | 第43-45页 |
·A-H双重上市有利于企业发展 | 第43页 |
·A-H双重上市行为将长期存在 | 第43页 |
·A-H双重上市公司数量将会增加 | 第43-44页 |
·先A后H发行模式前景可期 | 第44-45页 |
·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完善A-H双重上市发行模式的相关政策 | 第45-47页 |
·加强A-H双重上市的发行监管合作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