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国内外的根瘤菌研究现状 | 第17-28页 |
·发现与命名 | 第17-18页 |
·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分类及生物多样性 | 第18-24页 |
·根瘤菌系统中的命名争议 | 第24页 |
·根瘤菌分类的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第28-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30-31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第二章 海南尖峰岭部分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的 16S RDNA 序列分析 | 第32-46页 |
·实验采集地概况及实验材料详情 | 第32-35页 |
·采集地概况 | 第32-33页 |
·实验菌株的宿主植物 | 第33-34页 |
·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培养基及试剂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9页 |
·根瘤的采集 | 第35页 |
·根瘤中的根瘤菌分离和纯化 | 第35-36页 |
·根瘤菌的形态特征观察 | 第36页 |
·16S rDNA 序列分析 | 第36-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形态特征 | 第39-41页 |
·根瘤菌 16S rDNA 序列测定及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第三章 海南尖峰岭部分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抗逆性研究 | 第46-59页 |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抗逆性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菌株活化 | 第46-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9页 |
·抗逆性鉴定结果 | 第48-59页 |
第四章 海南尖峰岭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拟新种多位点序列分析 | 第59-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供试菌株 | 第59页 |
·持家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59-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4页 |
·持家基因的分析 | 第61-64页 |
第五章 海南尖峰岭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拟新种细胞组分测定 | 第64-7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70页 |
·供试菌株 | 第64页 |
·电子显微镜镜检 | 第64页 |
·拟新种菌株全细胞脂肪酸组分测定 | 第64-66页 |
·拟新种全细胞醌型组分测定 | 第66-67页 |
·DNA(G+C)mol%含量测定 | 第67-7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0-75页 |
·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70页 |
·全细胞脂肪酸组分分析 | 第70-72页 |
·全细胞醌组分分析 | 第72-74页 |
·DNA G+C mol% 含量分析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5-78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讨论 | 第76-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7页 |
附录 I | 第87-94页 |
附录 II | 第94-99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详细摘要 | 第101-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