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信息资源及其管理论文

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研究

论文创新点第1-13页
摘要第13-15页
Abstract第15-17页
0. 引言第17-4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20页
       ·交互性与全球化:互联网环境新特征第17-18页
       ·发展与问题:全球互联网内容监管第18-19页
       ·中国互联网的特殊性与监管需求第19-20页
       ·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研究的必要性第2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国外主要国家监管模式简介第20-37页
       ·国内外研究历程与现状综述第21-31页
       ·国外互联网内容监管主要模式简介第31-37页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第37-42页
       ·研究问题与目标第37-38页
       ·研究视角与内容第38-39页
       ·研究路线与方法第39-42页
     ·研究难点和创新第42-43页
     ·小结第43-44页
1. 基本概念与理论第44-54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第44-49页
       ·内容监管第44页
       ·互联网监管与治理第44-45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第45-49页
     ·政策体制与监管机制第49-52页
       ·政策体制第50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政策体制第50-51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第51-52页
     ·复杂社会问题的政策分析模型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2. 问题源流:网络内容监管功能结构与演化第54-75页
     ·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三维政策框架第54-57页
     ·数据与方法第57-61页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57-58页
       ·政策与内容监管的相关性等级第58页
       ·政策主题领域分类第58-59页
       ·政策间引用网络分析第59页
       ·政策引用类型分析第59-61页
     ·结果分析第61-70页
       ·政策分布的演化第61-63页
       ·不同时期内的监管焦点第63-65页
       ·政策引用结构与演化第65-68页
       ·政策引用类型的演化第68-70页
     ·有关监管功能的讨论第70-74页
       ·网络内容监管政策问题的独立性第70-71页
       ·网络内容监管功能的有效性第71-73页
       ·政策范式与演化动力第73-74页
     ·小结第74-75页
3. 政治源流:网络内容监管主体结构与演化第75-107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主体的研究问题第75-80页
       ·监管主体的界定第75-78页
       ·监管主体之间的网络关系第78-79页
       ·监管主体及其关系的演化变迁第79-80页
     ·数据与方法第80-85页
       ·监管主体的识别第80-82页
       ·监管主体的行政职能第82-83页
       ·监管主体的合作关系及其演化第83-85页
     ·结果分析第85-100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主体数量分布和演化第85-87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主体的作用职能第87-92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主体合作网络第92-95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主体合作网络的演化第95-100页
     ·有关监管主体的讨论第100-106页
       ·分散但有侧重的监管主体第100-102页
       ·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监管主体第102-103页
       ·演化并变迁的监管主体第103-106页
     ·小结第106-107页
4. 政策源流:网络内容监管策略结构与演化第107-127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策略的维度第107-112页
       ·法律维度第107-108页
       ·市场维度第108-109页
       ·社会规范维度第109-110页
       ·架构维度第110-112页
     ·数据与方法第112-114页
     ·结果分析第114-121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策略的类型、数量与演化第114-116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策略的作用水平和主题偏好第116-120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策略的实施主体第120-121页
     ·有关监管策略的讨论第121-126页
       ·制度化管理的兴起与回落第121-122页
       ·中国特色管理的执行与前景第122-125页
       ·监管策略的变化与创新第125-126页
     ·小结第126-127页
5. 适应与演化:网络内容监管机制的提炼第127-147页
     ·监管政策体制的总结第127-128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要点第128-137页
       ·监管目标与原则第128-131页
       ·主要矛盾与问题第131-136页
       ·监管的结构基础第136页
       ·监管的动因第136-137页
       ·监管的保障第137页
       ·监管的约束第137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模型第137-138页
     ·微观适应:内容监管机制的政策过程第138-143页
       ·基于政策周期的政策学习第138-140页
       ·基于体制优势的政策工具第140-141页
       ·基于触发回应的政策应变第141-142页
       ·基于价值平衡的政策缓冲第142-143页
     ·宏观演化:内容监管机制的政策变迁第143-146页
     ·行政管理传统转向网络空间的尝试(1994-1999)第143页
       ·基础监管机制的确立和发展(2000-2003)第143-144页
       ·监管问题的集中爆发与强力管制(2004-2007)第144-145页
       ·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的成熟时期(2008-2011)第145-146页
     ·小结第146-147页
6. 政策之窗:网络内容监管机制现状评价第147-172页
     ·中国互联网监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第147-149页
     ·研究设计第149-151页
       ·数据收集第149-150页
       ·数据处理第150-151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的现状特点第151-158页
       ·具有争议的价值目标第151-153页
       ·作为监管承重者的互联网企业第153-156页
       ·政府监管机构协同的结构基础第156-158页
     ·当前互联网内容环境的新动向第158-162页
       ·网络服务的变化第158-159页
       ·网民的变化第159-160页
       ·管理的变化第160页
       ·社会环境的变化第160-162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的适应性评价第162-168页
       ·监管资源评价第162-164页
       ·监管效率评价第164-166页
       ·监管效益评价第166-168页
     ·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的改进建议第168-171页
     ·小结第171-172页
7. 超越治理:复杂适应性监管机制的提出第172-191页
     ·复杂性科学与复杂适应系统简介第172-173页
     ·复杂适应性政策模型第173-175页
     ·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互联网信息内容环境第175-182页
       ·互联网信息内容复杂系统第175-176页
       ·适应性主体内部规则第176-178页
       ·互联网内容复杂系统涌现结构与机制第178-180页
       ·互联网内容复杂系统自组织机理第180-182页
     ·管理启示第182-189页
       ·传统治理理论的实践局限第182-183页
       ·监管思维的革新第183-184页
       ·目标兼容,培育系统第184-185页
       ·重组权力,激励主体第185-187页
       ·增加透明,畅通反馈第187-188页
       ·慎重鉴别,倡导善治第188-189页
     ·互联网信息内容复杂适应性监管机制描述第189-190页
     ·小结第190-191页
8. 讨论与结论第191-200页
     ·言论自由的管控第191-193页
     ·情报学与智识自由第193-195页
     ·情报空间中的知识生产与运动第195-198页
     ·结论与展望第198-200页
参考文献第200-207页
附录第207-217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217-219页
后记第219-221页

论文共2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作为变革诱因的新媒介--传播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
下一篇:基于开发性金融的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