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养老保险转轨成本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导论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特点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养老保险隐形债务规模的测算 | 第14-16页 |
·解决养老保险债务的途径 | 第16-20页 |
·对现有文献的总体评价 | 第20-21页 |
3. 理论概述 | 第21-25页 |
·养老保险运作模式 | 第21-22页 |
·现收现付制 | 第21页 |
·完全积累制 | 第21-22页 |
·部分积累制 | 第22页 |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 | 第22-24页 |
·传统体制阶段 | 第22-23页 |
·社会统筹阶段 | 第23页 |
·统账结合阶段 | 第23-24页 |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第24-25页 |
4. 养老保险运行状况描述 | 第25-32页 |
·养老保险发放模式 | 第25-26页 |
·养老保险体制运行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转轨成本产生的历史分析 | 第30-32页 |
5. 转轨成本的实证分析 | 第32-42页 |
·解决转轨成本问题的必要性 | 第32-38页 |
·测算转轨成本的规模 | 第38-42页 |
6. 解决养老保险转轨成本的途径 | 第42-55页 |
·制度内解决转轨成本问题的途径 | 第42-45页 |
·延长退休年龄 | 第43-44页 |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 第44-45页 |
·制度外解决转轨成本问题的途径 | 第45-55页 |
·财政补贴 | 第45-48页 |
·政府与相关获利机构共同负担 | 第48-51页 |
·“双轨制”并轨 | 第51-55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55-59页 |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政策启示 | 第56-58页 |
·明确政府责任 | 第56-57页 |
·实现个人账户的保值增值 | 第57页 |
·统一的电子信息平台 | 第57-58页 |
·文章中的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