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线路的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以我国三大都市圈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国内外都市圈旅游发展研究 | 第12-16页 |
·国内外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 | 第16-20页 |
·研究述评与启示 | 第20-21页 |
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案例地概况 | 第24-33页 |
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9页 |
·都市圈旅游相关概念 | 第24-26页 |
·旅游者空间行为相关概念 | 第26-27页 |
·旅游目的地类型 | 第27-29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9-30页 |
·吸引力叠加效应理论 | 第29页 |
·距离衰减理论 | 第29页 |
·旅游效用最大理论 | 第29-30页 |
·旅游地阴影理论 | 第30页 |
3 案例地概况 | 第30-33页 |
·三大都市圈区域界定 | 第30-31页 |
·三大都市圈旅游发展概况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珠三角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 | 第33-41页 |
1 珠三角都市圈国内旅游者旅游线路模式 | 第33-34页 |
2 珠三角都市圈旅游目的地类型 | 第34-38页 |
·珠三角都市圈旅游目的地出现频次 | 第34-36页 |
·珠三角都市圈旅游目的地类型 | 第36-38页 |
3 珠三角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 | 第38-40页 |
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京津冀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 | 第41-48页 |
1 京津冀都市圈国内旅游者旅游线路模式 | 第41-42页 |
2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目的地类型 | 第42-44页 |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目的地出现频次 | 第42-43页 |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目的地类型 | 第43-44页 |
3 京津冀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 | 第44-47页 |
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我国三大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比较 | 第48-55页 |
1 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比较 | 第48-49页 |
2 旅游目的地类型比较 | 第49-50页 |
·目的地等级层次 | 第49页 |
·目的地类型 | 第49-50页 |
3 空间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53页 |
·需求因素 | 第51页 |
·供给因素 | 第51-53页 |
·支持因素 | 第53页 |
4 三大都市圈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5-58页 |
1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56-57页 |
3 研究不足与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 第57-58页 |
·主要不足之处 | 第57页 |
·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附:发表科研论文、参与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