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A过程的自发脑电过滤方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 ·脑电信号 | 第7-8页 |
| ·脑电信号的发现 | 第8页 |
| ·脑电信号的研究进展 | 第8-9页 |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9-10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脑电信号的获取 | 第12-18页 |
| ·实验室的建立 | 第12-13页 |
| ·脑电信号的采集 | 第13-16页 |
| ·被试的准备 | 第13-14页 |
| ·电极的安放 | 第14-15页 |
| ·采集 | 第15-16页 |
| ·脑电信号的预处理 | 第16-17页 |
| ·本章总结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基于ARMA过程的脑电信号模型 | 第18-32页 |
| ·模型的识别 | 第19页 |
| ·模型定阶 | 第19-23页 |
| ·残差方差图定阶法 | 第19-20页 |
| ·F检验定阶法 | 第20-21页 |
| ·AIC准则函数定阶法 | 第21-22页 |
| ·穷举定阶法 | 第22-23页 |
| ·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23-27页 |
| ·Levinson-Durbin快速递推法 | 第23-25页 |
| ·Newton-Raphson算法 | 第25-27页 |
| ·模型的适应性检验 | 第27-29页 |
| ·相关函数法 | 第28页 |
| ·χ~2检验法 | 第28-29页 |
| ·实验及分析 | 第29-30页 |
| ·实验数据 | 第29页 |
| ·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AR滤波的实现 | 第32-38页 |
| ·AR逆系统 | 第32-34页 |
| ·基于AR过程的自发脑电信号过滤 | 第34-35页 |
| ·实验及分析 | 第35-37页 |
| ·实验数据 | 第36页 |
| ·实验结果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五章 ARMA滤波的实现 | 第38-43页 |
| ·ARMA逆系统 | 第38-39页 |
| ·可逆性条件 | 第38-39页 |
| ·基于ARMA过程的自发脑电过滤 | 第39-40页 |
| ·实验及分析 | 第40-42页 |
| ·实验数据 | 第40-41页 |
| ·实验方案 | 第41页 |
| ·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3-45页 |
| ·总结 | 第43页 |
| ·展望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个人简历 | 第49-50页 |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