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贵州仡佬族女作家创作研究--以王华、肖勤为中心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8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8-10页 |
三、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仡佬族女作家创作的背景研究 | 第11-18页 |
一、1990 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兴起 | 第11-13页 |
(一)关于女性文学 | 第11-12页 |
(二)女性文学在中国 | 第12-13页 |
二、百年贵州文学中的女性作家 | 第13-15页 |
三、从仡佬族作家文学史看女性写作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王华、肖勤创作的价值取向与女性体验 | 第18-39页 |
一、苦难主题及其价值 | 第18-23页 |
(一)贴近大地的苦难书写 | 第18-20页 |
(二)深入心灵的苦难叩问 | 第20-21页 |
(三)对苦难的终极追问与超越 | 第21-23页 |
二、现实主义写作态度 | 第23-26页 |
三、人物群像的多面呈现 | 第26-31页 |
(一)干部形象的塑造 | 第26-28页 |
(二)执着的乡土守护者 | 第28-30页 |
(三)其他人物形象的观照 | 第30-31页 |
四、女性生存困境 | 第31-39页 |
(一)女性的爱情与婚姻 | 第32-35页 |
(二)女性意识的萌芽 | 第35-37页 |
(三)女性生存困境反观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民族与地域视野中的王华、肖勤小说 | 第39-55页 |
一、王华、肖勤创作的民族性地域性意义 | 第39-51页 |
(一)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另一种诠释 | 第39-43页 |
(二)“现代性”的追求 | 第43-51页 |
二、王华、肖勤作为第一代仡佬族女作家崛起的意义 | 第51-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页 |
一、个人简历 | 第60页 |
二、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60页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60页 |
(二)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