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页 |
·本文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概述 | 第18-27页 |
·工业废弃物及其利用方式 | 第18-19页 |
·工业废弃物的概念与类型 | 第18-19页 |
·工业废弃物的利用方式 | 第19页 |
·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的内涵及其特征 | 第19-21页 |
·内涵 | 第19-20页 |
·特征 | 第20-21页 |
·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形成的动因 | 第21-24页 |
·经济动因 | 第21-23页 |
·资源环境动因 | 第23页 |
·其他动因 | 第23-24页 |
·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的类型及其结构 | 第24-27页 |
·依托型 | 第24-25页 |
·平等型 | 第25-26页 |
·嵌套型 | 第26-27页 |
3. 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中的企业纵向关系 | 第27-34页 |
·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中企业纵向关系结构 | 第27-29页 |
·企业纵向关系的涵义与特征 | 第27-28页 |
·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中企业纵向关系的类型 | 第28-29页 |
·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中企业纵向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29-34页 |
·外部性 | 第29-30页 |
·组织间冲突 | 第30-31页 |
·政策法规 | 第31-33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33-34页 |
4. 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中几种典型企业纵向关系结构的理论模型分析 | 第34-53页 |
·上下游一对一的结构模型 | 第34-41页 |
·基本假设 | 第34-35页 |
·模型的构建和分析 | 第35-37页 |
·拓展:信息不完全 | 第37-41页 |
·上下游一对多的结构模型 | 第41-47页 |
·基本假设 | 第41-42页 |
·模型的构建和分析 | 第42-47页 |
·上下游多对一的结构模型 | 第47-48页 |
·基本假设 | 第47页 |
·模型的构建和分析 | 第47-48页 |
·上下游多对多的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特征 | 第49页 |
·效应分析 | 第49页 |
·本章小结与对策建议 | 第49-53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对策建议 | 第51-53页 |
5. 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中的企业纵向关系策略 | 第53-63页 |
·纵向一体化策略 | 第53-56页 |
·纵向一体化的动机 | 第53-54页 |
·纵向一体化的效应分析 | 第54-56页 |
·实施纵向一体化策略的对策建议 | 第56页 |
·纵向解体策略 | 第56-58页 |
·纵向解体的原因 | 第56-57页 |
·纵向解体的效应分析 | 第57页 |
·实施纵向解体策略的对策建议 | 第57-58页 |
·纵向约束策略 | 第58-60页 |
·纵向约束的原因及类型 | 第58-59页 |
·纵向约束的效应分析 | 第59页 |
·实施纵向约束策略的对策建议 | 第59-60页 |
·纵向扩张和收缩策略 | 第60-63页 |
·网络结构中纵向扩张和收缩的定量分析法——Shapley值法 | 第60-61页 |
·纵向扩张和收缩的效应分析 | 第61-62页 |
·实施纵向扩张和收缩策略的对策建议 | 第62-63页 |
6. 结束语 | 第63-65页 |
·本文总结 | 第63-64页 |
·不足与今后研究方向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