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7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 ·文献总体评价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第2章 实训基地概述 | 第20-32页 |
| ·实训基地发展历程及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 ·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 ·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 ·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原则 | 第23-28页 |
| ·基本功能 | 第23-26页 |
| ·基本原则 | 第26-28页 |
| ·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及其考核与评估 | 第28-32页 |
| ·基本条件 | 第28-29页 |
| ·考核与评估 | 第29-32页 |
| 第3章 江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 第32-47页 |
| ·江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整体情况介绍 | 第32-39页 |
| ·江西省高职院校总体情况概述 | 第32-33页 |
|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 第33-34页 |
|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 第34-39页 |
| ·江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运作模式 | 第39-42页 |
| ·多方合作实训基地产业化运作模式 | 第39-40页 |
| ·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运作模式 | 第40-41页 |
| ·校内实训基地运作模式 | 第41页 |
| ·校外实训基地运作模式 | 第41-42页 |
| ·江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及要求 | 第42-47页 |
| ·江西省高职院校师资情况介绍 | 第42-44页 |
|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 第44-45页 |
|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教师的培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 第45-47页 |
| 第4章 江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7-63页 |
| ·思想观念存在问题 | 第47-52页 |
| ·求“量”不求“质” | 第47-49页 |
| ·创新意识不强 | 第49-50页 |
| ·对政策、理论理解不深 | 第50-52页 |
| ·政策导向存在问题 | 第52-54页 |
| ·政策导向出现偏差 | 第52-53页 |
|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53-54页 |
| ·实训教学存在问题 | 第54-58页 |
| ·实训教师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 第54-56页 |
| ·实训设备使用受限 | 第56-58页 |
| ·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 第58-63页 |
|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第59-60页 |
| ·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60-63页 |
| 第5章 江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 第63-79页 |
| ·解放思想,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增强创新意识 | 第63-67页 |
| ·准确把握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 | 第63-64页 |
| ·加强制度建设,研读政策理论,优化发展环境 | 第64-65页 |
| ·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 第65-67页 |
| ·全方位发挥政府、企业、高职院校的作用,健全法律法规 | 第67-71页 |
| ·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67-68页 |
| ·积极发挥企业的依托作用 | 第68-69页 |
| ·健全高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第69页 |
| ·充分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 | 第69-71页 |
| ·加强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 第71-73页 |
| ·明确实训教师的职责 | 第71-72页 |
| ·加强实训教师的技能培养 | 第72-73页 |
| ·做好实训教师质量监控工作 | 第73页 |
| ·健全运行管理体制,共建实训基地 | 第73-79页 |
| ·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筹资渠道多元化 | 第74-75页 |
|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 第75-76页 |
| ·借鉴国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索“本土化”建设模式 | 第76-79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附录 A 江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教学评价调查问卷 | 第84-87页 |
| 附录 B 江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访谈提纲 | 第87-8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