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章 香港物质书写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12-24页 |
第一节 必要性:香港城市文化与历史引发的文学表达冲动 | 第12-18页 |
第二节 可能性:西方理论对香港物质书写的启发与推动 | 第18-24页 |
第二章 本土作家物质书写的历时发展与流变 | 第24-50页 |
第一节 外来技巧的本土嫁接:刘以鬯的“物小说”实验 | 第24-27页 |
第二节 非人类中心主义与本土经验的表达焦虑:西西、梁秉钧的物质书写 | 第27-40页 |
第三节 私人物件史与世界的物质制造:董启章小说中的人、物共生 | 第40-46页 |
第四节 “传统”现代主义的回归:韩丽珠的“物化”世界 | 第46-50页 |
第三章 体物的叙述方法及其意义 | 第50-62页 |
第一节 物作为情感和经验的载体:对物化的反抗 | 第50-52页 |
第二节 物作为叙事者:理性反思位置的获取 | 第52-55页 |
第三节 物作为思的媒介:后殖民论述空间的开启 | 第55-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