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以中平能化集团为例

作者简介第1-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研究背景第17-18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2 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第19-29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9-23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3-27页
     ·系统动力学在煤炭中的应用综述第27-28页
     ·研究述评第28-29页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29-33页
     ·研究对象和内容第29-30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30-32页
     ·拟解决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第32-33页
 §1.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二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概述第34-43页
 §2.1 低碳经济理论概述第34-36页
     ·低碳经济的理论探源第34页
     ·相关概念比较第34-35页
     ·不同行业碳排量的测算第35-36页
 §2.2 工业生态学第36-37页
 §2.3 循环经济理论第37-39页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9-41页
 §2.5 环境控制理论第41-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第43-60页
 §3.1 中平能化集团及坑口电厂现状分析第43-45页
     ·中平能化集团概况及其现状第43-44页
     ·坑口电厂概况第44-45页
 §3.2 坑口电厂能源系统与能源消费第45-53页
     ·生产工艺概况第45-48页
     ·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第48-49页
     ·能源消费状况第49-53页
 §3.3 坑口电厂污染系统分析第53-54页
 §3.4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潜力计算第54-59页
     ·能耗计算第54-56页
     ·主要设备运行效率计算第56-57页
     ·污染排放分析第57-59页
     ·二氧化碳排放分析第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评价第60-76页
 §4.1 熵值法简介第60-62页
     ·熵的概念第60-61页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第61页
     ·熵值法评价的基本步骤第61-62页
 §4.2 灰色关联分析法简介第62-64页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第62-63页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步骤第63-64页
     ·灰色关联分析的局限性第64页
 §4.3 TOPSIS分析简介第64-66页
     ·TOPSIS法概述第64-65页
     ·传统TOPSIS法的基本步骤第65-66页
     ·传统TOPSIS法的局限性第66页
 §4.4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TOPSIS的综合评价模型第66-68页
     ·综合评价模型介绍第67页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TOPSIS的评价步骤第67-68页
 §4.5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评价实证研究第68-75页
     ·评价指标体系第69-70页
     ·评价过程第70-75页
 §4.6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第76-95页
 §5.1 系统动力学概述第76-79页
     ·系统动力学中的基本概念第76-78页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第78-79页
     ·社会经济系统与系统动力学第79页
 §5.2 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总体结构第79-81页
     ·建模目的第79-80页
     ·确定系统边界第80-81页
 §5.3 经济发展子系统模型第81-85页
     ·经济发展子系统的因果回路第81-83页
     ·经济发展子系统的变量与流图第83-85页
     ·经济发展子系统的方程式第85页
 §5.4 资源利用子系统模型第85-89页
     ·资源利用子系统的因果回路第86-87页
     ·资源利用子系统的变量与流图第87-88页
     ·资源利用子系统的方程式第88-89页
 §5.5 低碳环境子系统模型第89-94页
     ·低碳环境子系统的因果回路第89-91页
     ·低碳环境子系统的变量与流图第91-92页
     ·低碳环境子系统的方程式第92-94页
 §5.6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仿真与调控第95-112页
 §6.1 系统参数的确定第95页
 §6.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第95-97页
 §6.3 坑口电厂低碳经济系统的仿真与分析第97-103页
 §6.4 系统的政策调控与分析第103-111页
     ·方案一第103-104页
     ·方案二第104-106页
     ·方案三第106-107页
     ·三种方案的比较分析第107-111页
 §6.5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七章 中平能化集团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调控措施第112-132页
 §7.1 能源调控对策分析第112-119页
 §7.2 节能技术项目对策分析第119-125页
 §7.3 污染控制对策措施分析第125-129页
 §7.4 二氧化碳减排对策分析第129-131页
 §7.5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32-134页
 §8.1 本论文结论第132-133页
 §8.2 本论文下一步的工作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源类大宗商品战略配置研究
下一篇:污灌区土壤—地下水系统中PBDEs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原位测试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