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2页 |
·有机-TiO_2 纳米杂化膜制备方法 | 第11-14页 |
·物理共混法 | 第11-12页 |
·原位溶胶-凝胶法 | 第12-13页 |
·原位聚合法 | 第13页 |
·层层自组装(LBL)法 | 第13-14页 |
·仿生矿化法 | 第14页 |
·有机-TiO_2 杂化膜的应用 | 第14-20页 |
·有机-无机杂化膜在渗透蒸发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有机-无机杂化膜在微滤和超滤中的应用 | 第15-18页 |
·有机-TiO_2 杂化膜在燃料电池膜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有机-TiO_2 杂化膜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有机-TiO_2 杂化膜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 第20页 |
·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合成 | 第20-30页 |
·细菌 | 第21-23页 |
·放线菌 | 第23页 |
·真菌 | 第23-28页 |
·植物 | 第28页 |
·植物提取液 | 第28-30页 |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利用木醋杆菌生物合成BC-TiO_2纳米杂化膜 | 第32-57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8页 |
·试剂 | 第33-34页 |
·培养基配方 | 第34页 |
·仪器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表征方法 | 第36-37页 |
·微滤实验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56页 |
·细菌纤维素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38-42页 |
·Ti-BALDH加入量对BC产量及TiO_2 含量影响 | 第42-44页 |
·SEM及EDS表征 | 第44-46页 |
·XPS表征 | 第46-48页 |
·FTIR表征 | 第48-49页 |
·XRD表征 | 第49-51页 |
·TGA和DTG表征 | 第51-53页 |
·UV-vis表征 | 第53页 |
·生物合成机理的研究 | 第53-55页 |
·微滤性能研究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三章 利用木醋杆菌生物合成BC-SiO_2纳米杂化膜 | 第57-65页 |
·引言 | 第57-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试剂 | 第58页 |
·培养基配方 | 第58页 |
·仪器 | 第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4页 |
·SEM表征 | 第60-61页 |
·FTIR表征 | 第61-62页 |
·XRD表征 | 第62-63页 |
·BC-SiO_2 纳米杂化膜的XPS表征 | 第63页 |
·生物合成机理研究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利用木醋杆菌原位合成BC-TiO_2纳米杂化膜 | 第65-73页 |
·引言 | 第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页 |
·表征方法 | 第67-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72页 |
·水热合成的TiO_2 溶胶颗粒的TEM表征 | 第68页 |
·BC-TiO_2 纳米杂化膜的SEM和EDS表征 | 第68-70页 |
·BC-TiO_2 纳米杂化膜的UV-vis表征 | 第70-71页 |
·BC-TiO_2 纳米杂化膜XRD表征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壳聚糖-TNTs杂化膜的制备及其用于质子交换膜的研究 | 第73-90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9页 |
·试剂 | 第74-75页 |
·仪器 | 第75页 |
·实验方法 | 第75-7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9-89页 |
·TNTs的结构 | 第79-82页 |
·CS-TNTs杂化膜的结构 | 第82-83页 |
·CS-TNTs杂化膜的TEM表征 | 第83页 |
·CS-TNTs杂化膜的XRD表征 | 第83-84页 |
·CS-TNTs杂化膜的FTIR表征 | 第84-85页 |
·CS-TNTs杂化膜的TG表征 | 第85-86页 |
·CS及CS-TNTs 膜的自由体积特性 | 第86页 |
·CS和CS-TNTs杂化膜的吸水率和甲醇吸附率 | 第86-87页 |
·CS和CS-TNTs杂化膜的甲醇渗透率(P) | 第87-88页 |
·CS-TNTs杂化膜的质子传导率(σ) | 第88-89页 |
·CS-TNTs杂化膜的机械性能 | 第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创新点 | 第91页 |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