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前言 | 第8页 |
·蜂花粉的成分 | 第8-11页 |
·蛋白质和氨基酸 | 第9页 |
·碳水化合物 | 第9页 |
·脂类化合物 | 第9-10页 |
·维生素和矿物质 | 第10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0页 |
·酶类 | 第10-11页 |
·其他物质 | 第11页 |
·蜂花粉的作用 | 第11-15页 |
·抗前列腺疾病 | 第11-12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12页 |
·抗衰老作用 | 第12-13页 |
·提高免疫力和抗肿瘤作用 | 第13-14页 |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第14页 |
·抑制糖尿病作用 | 第14页 |
·其他作用 | 第14-15页 |
·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理研究及药物治疗 | 第15-16页 |
·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油菜蜂花粉各萃取物抗BPH活性研究 | 第19-24页 |
·引言 | 第19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9-20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油菜蜂花粉的提取 | 第20页 |
·雄激素诱导BPH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20页 |
·样本制备和生化指标测定 | 第20-21页 |
·统计与分析 | 第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3页 |
·各萃取物对BPH模型小鼠前列腺湿重、指数和血清DHT的影响 | 第21-22页 |
·各萃取物对BPH模型小鼠血清T、E2和PAP的影响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油菜蜂花粉各粗分组分抗BPH活性研究 | 第24-29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粗分组分样品制备 | 第24-25页 |
·各粗分组分对BPH模型小鼠的作用 | 第25页 |
·样本制备和生化指标测定 | 第25页 |
·统计与分析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组分P的粗分结果 | 第25-26页 |
·各粗分组分对BPH模型小鼠前列腺湿重、指数和血清DHT的影响 | 第26-27页 |
·各粗分组分对BPH模型小鼠血清T、E2和PAP的影响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油菜蜂花粉各粗分组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 第29-45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各粗分组分ODS柱层析粗分 | 第29-30页 |
·各粗分组分ODS柱层析细分 | 第30页 |
·化合物的HPLC纯度分析 | 第30页 |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30页 |
·油菜蜂花粉的分离流程图 | 第30-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44页 |
·各粗分组分ODS柱层析粗分结果 | 第31-32页 |
·各粗分组分ODS柱层析细分结果 | 第32页 |
·化合物的薄层色谱纯度鉴定结果 | 第32页 |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油菜蜂花粉中各单体化合物抗BPH活性研究 | 第45-50页 |
·引言 | 第45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样品制备 | 第45页 |
·各单体化合物对BPH模型小鼠的作用 | 第45-46页 |
·样本制备和生化指标测定 | 第46页 |
·统计与分析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各单体化合物对BPH模型小鼠前列腺湿重、指数和血清DHT的影响 | 第46-47页 |
·各单体化合物对BPH模型小鼠T、E_2和PAP的影响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