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整机热特性分析研究

目录第1-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1页
插图索引第11-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0页
   ·课题背景、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课题背景第13页
     ·课题来源第13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机床热变形机理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第14-15页
     ·机床热变形机理第14页
     ·机床热变形对加工误差的影响第14-15页
     ·减小机床热误差的方法第15页
   ·国内外机床热变形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国外机床热变形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国内机床热变形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第18-19页
     ·课题研究目标第18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2章 XCM1600加工中心结构分析及热特性理论计算第20-38页
   ·结构性能简述第20-21页
   ·关键技术简述第21-22页
     ·直驱技术第21页
     ·润滑及冷却技术第21-22页
     ·静压技术第22页
   ·传热机制分析第22-24页
     ·热源分析第22-23页
     ·传热分析第23-24页
   ·热特性研究基本理论第24-26页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第24-25页
     ·热变形基本方程第25-26页
   ·主要热源发热强度计算第26-30页
     ·电机发热强度计算第26页
     ·轴承发热强度计算第26-28页
     ·丝杠螺母副发热强度计算第28-29页
     ·导轨副发热强度计算第29-30页
   ·传热特性计算第30-37页
     ·主要发热部件生热率计算第30-32页
     ·主要发热部件热流密度计算第32页
     ·对流换热系数计算第32-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XCM1600加工中心有限元热特性分析第38-55页
   ·有限元热分析基本理论第38-40页
     ·热分析的分类第38页
     ·热传导微分方程第38-39页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39页
     ·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第39-40页
   ·加工中心有限元模型第40-43页
     ·整机几何模型的建立第40-41页
     ·材料属性设置及网格划分第41-43页
   ·加工中心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第43-48页
     ·热载荷及边界条件第43-44页
     ·稳态热分析第44-46页
     ·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第46-48页
   ·基于热态信息链的加工中心重点热刚度辨识第48-53页
     ·加工中心热态信息链第48-50页
     ·加工中心热态信息挖掘方法第50-51页
     ·零部件对机床热误差影响大小的计算第51-53页
   ·改善整机热误差的措施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XCM1600加工中心最佳测温点优化布置第55-65页
   ·测温点优化方法第55页
   ·测温点优化策略第55-57页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与复相关系数相结合的机床测温点优化第57-64页
     ·数据预处理第57-58页
     ·模糊聚类分析第58-61页
     ·典型温度变量选取第61-62页
     ·基于复相关系数的最佳温度变量组合选取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加工中心热误差预测模型第65-74页
   ·模糊神经网络概述第65-66页
     ·模糊逻辑系统和神经网络的融合第65-66页
     ·模糊神经网络的分类第66页
   ·模糊理论基础第66-68页
     ·模糊集合与隶属函数第66-67页
     ·模糊逻辑及模糊推理第67页
     ·模糊推理系统第67-68页
   ·基于T-S模糊规则的模糊神经网络第68-70页
     ·Takagi—Sugeno模糊模型第68页
     ·模糊神经网络结构第68-69页
     ·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第69-70页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机床Z向热误差预测仿真试验第70-72页
     ·网络结构的确定第70页
     ·热误差预测仿真第70-72页
   ·加工中心热误差补偿策略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结论第74-75页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83页
附录B 主要程序第83-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卧式数控车床结构动态优化设计
下一篇:铝—钢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点焊焊接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