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精神追求何以可能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精神追求的概念探析 | 第9-15页 |
(一) 精神追求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第9-12页 |
1. 精神追求的内涵 | 第9-11页 |
2. 精神追求的构成要素 | 第11-12页 |
(二) 精神追求的主要特征 | 第12-15页 |
1. 精神追求的层次性 | 第12-13页 |
2. 精神追求的自主性 | 第13页 |
3. 精神追求的自足性 | 第13-14页 |
4. 精神追求的自觉性 | 第14-15页 |
二、 精神追求的存在依据 | 第15-22页 |
(一) 人的生命活动蕴含着人的精神追求 | 第15-16页 |
1. 人的生命活动是自觉的、有意识的 | 第15页 |
2. 人的生命活动的目的和价值是追求自由 | 第15-16页 |
(二) 精神追求的价值 | 第16-18页 |
1. 精神追求的工具性价值 | 第16-17页 |
2. 精神追求的目的性价值 | 第17-18页 |
(三) 人类生存的境遇矛盾凸显了人的精神追求 | 第18-22页 |
1. 人与自然的矛盾 | 第18-19页 |
2. 人与社会、他人的矛盾 | 第19-20页 |
3. 人与文化的矛盾 | 第20-21页 |
4. 人与自我的矛盾 | 第21-22页 |
三、 精神追求的实现 | 第22-29页 |
(一) 精神追求的形成、实现过程 | 第22-23页 |
1. 精神追求的形成过程 | 第22页 |
2. 精神追求的实现过程 | 第22-23页 |
(二) 构建“心灵秩序” | 第23-26页 |
1. 身体与心灵的协调 | 第23-24页 |
2. 德治与法制的结合 | 第24-25页 |
3. 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 第25-26页 |
(三) 精神追求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26-29页 |
1.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 第26-27页 |
2. 健康的精神追求 | 第27-29页 |
四、 当代中国人精神追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29-37页 |
(一)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的问题 | 第29-32页 |
1. 科学与人文的失衡 | 第29-30页 |
2. 德性和信仰的缺失 | 第30-31页 |
3. 闲暇生活与生存意义的迷失 | 第31-32页 |
(二)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问题的对策 | 第32-37页 |
1.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精神追求提供物质基础 | 第32-33页 |
2. 注重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为精神追求创造条件 | 第33-34页 |
3. 提高人们的德性,维护好人们的心灵秩序 | 第34-35页 |
4. 自觉地建立信仰,享受闲暇生活,追寻生存意义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