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压电铁电材料概述 | 第13-16页 |
·压电材料 | 第13页 |
·铁电材料 | 第13页 |
·压电材料的应用及分类 | 第13-16页 |
·压电材料的应用 | 第13-14页 |
·压电材料的分类 | 第14-16页 |
·BT 的性质与应用 | 第16-20页 |
·BT 晶体的结构、性能 | 第16-17页 |
·BT 材料的应用 | 第17-20页 |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 | 第18-19页 |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R) | 第19页 |
·电流变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页 |
·BT 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固相法 | 第20页 |
·液相法 | 第20-23页 |
·共沉淀法 | 第21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1-22页 |
·水热法 | 第22页 |
·微乳液法 | 第22-23页 |
·溶剂热法 | 第23页 |
·其它制备方法 | 第23页 |
·溶胶水热法及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4-27页 |
·粉体要求 | 第24-25页 |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溶胶水热法制备钛酸钡粉体 | 第27-37页 |
·引言 | 第27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7-29页 |
·实验原料、设备和表征手段 | 第27-28页 |
·结构分析及性能的测试与表征手段 | 第28页 |
·X 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 | 第28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EDS)显微结构分析 | 第28页 |
·透射电子显微(TEM)分析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ETEM)分析 | 第28页 |
·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 | 第28页 |
·X 射线荧光(XRF)分析 | 第28页 |
·实验过程 | 第28-29页 |
·TiO2溶胶的制备 | 第28页 |
·BT 粉体的制备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29-35页 |
·碱度条件的影响 | 第29-31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1-33页 |
·搅拌的影响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反应条件对制备钛酸钡粉体的影响 | 第37-55页 |
·引言 | 第37页 |
·碱度对 BT 粉体的影响 | 第37-47页 |
·XRD 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FT-IR 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SEM 形貌分析 | 第41-42页 |
·XRF 分析 | 第42-43页 |
·TEM 分析 | 第43-45页 |
·碱度和 Ba2+浓度对 BT 晶核形成的影响 | 第45-46页 |
·反应过程机理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页 |
·反应温度对 BT 粉体的影响 | 第47-50页 |
·反应时间对 BT 粉体的影响 | 第50-52页 |
·溶剂对 BT 粉体的影响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钛酸钡陶瓷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第55-67页 |
·引言 | 第55页 |
·陶瓷样品的制备 | 第55-57页 |
·排胶 | 第56页 |
·烧结 | 第56-57页 |
·抛光 | 第57页 |
·电极制备 | 第57页 |
·陶瓷样品的性能测试 | 第57-58页 |
·钛酸钡陶瓷测试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钛酸钡陶瓷的密度 | 第58页 |
·烧结温度对钛酸钡陶瓷微观形貌和相组成的影响 | 第58-60页 |
·钛酸钡陶瓷的介电性 | 第60-61页 |
·退火处理对钛酸钡粉体烧结性能和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61-66页 |
·退火处理对钛酸钡粉体烧结密度的影响 | 第62页 |
·钛酸钡陶瓷的微观结构分析 | 第62-63页 |
·钛酸钡陶瓷的晶向测试及结构分析 | 第63-64页 |
·钛酸钡陶瓷的介电性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