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20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拟创新点 | 第11-12页 |
·主要概念及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网络技术 | 第12-13页 |
·网络谣言 | 第13-15页 |
·公民责任 | 第15-17页 |
·三者内在逻辑性分析 | 第17-19页 |
·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2. 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与网络谣言的形成 | 第20-31页 |
·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第20-22页 |
·网络技术的产生 | 第20-21页 |
·网络技术的发展 | 第21-22页 |
·网络技术特征、风险及其主要运用 | 第22-26页 |
·网络技术的特征 | 第22-24页 |
·网络技术风险 | 第24-25页 |
·网络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主要运用 | 第25-26页 |
·网络谣言的形成 | 第26-31页 |
·网络谣言产生的网络技术基础 | 第26-27页 |
·网络谣言与非网络谣言的对比 | 第27-28页 |
·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 | 第28-29页 |
·大学生参与网络谣言的案例分析 | 第29-31页 |
3.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影响及其成因 | 第31-42页 |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积极作用 | 第32-34页 |
·拓宽了公民责任教育形式 | 第32页 |
·丰富了公民责任教育内容 | 第32-33页 |
·激发了大学生参与热情 | 第33-34页 |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消极作用 | 第34-37页 |
·网络技术风险的存在 | 第34页 |
·网络谣言的危害 | 第34-35页 |
·网络技术造成大学生公民责任缺失的现实表现 | 第35-37页 |
·网络技术视阈中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7-42页 |
·网络技术因素使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 第37-38页 |
·高校教育因素使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 第38-39页 |
·社会多元化因素使大学公民责任教育环境遭受破坏 | 第39-40页 |
·大学生自我因素使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规律把握不准确 | 第40-42页 |
4. 网络技术视阈中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路径 | 第42-53页 |
·强化网络技术的正确认识和运用 | 第42-45页 |
·加强网络技术教育 | 第42-43页 |
·正确的运用网络技术 | 第43-44页 |
·坚决抵制网络谣言 | 第44-45页 |
·建立网络技术与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结合机制 | 第45-48页 |
·网络技术与高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 第45-46页 |
·网络技术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 第46-47页 |
·网络技术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 | 第47-48页 |
·树立大学生网络公民意识 | 第48-53页 |
·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 | 第49-50页 |
·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公民责任意识 | 第50-51页 |
·创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第51-53页 |
5.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