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网络技术视阈中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研究--以网络谣言为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导论第10-20页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1-12页
     ·研究思路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拟创新点第11-12页
   ·主要概念及研究现状第12-20页
     ·网络技术第12-13页
     ·网络谣言第13-15页
     ·公民责任第15-17页
     ·三者内在逻辑性分析第17-19页
     ·研究尚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2. 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与网络谣言的形成第20-31页
   ·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第20-22页
     ·网络技术的产生第20-21页
     ·网络技术的发展第21-22页
   ·网络技术特征、风险及其主要运用第22-26页
     ·网络技术的特征第22-24页
     ·网络技术风险第24-25页
     ·网络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主要运用第25-26页
   ·网络谣言的形成第26-31页
     ·网络谣言产生的网络技术基础第26-27页
     ·网络谣言与非网络谣言的对比第27-28页
     ·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第28-29页
     ·大学生参与网络谣言的案例分析第29-31页
3.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影响及其成因第31-42页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积极作用第32-34页
     ·拓宽了公民责任教育形式第32页
     ·丰富了公民责任教育内容第32-33页
     ·激发了大学生参与热情第33-34页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消极作用第34-37页
     ·网络技术风险的存在第34页
     ·网络谣言的危害第34-35页
     ·网络技术造成大学生公民责任缺失的现实表现第35-37页
   ·网络技术视阈中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第37-42页
     ·网络技术因素使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第37-38页
     ·高校教育因素使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第38-39页
     ·社会多元化因素使大学公民责任教育环境遭受破坏第39-40页
     ·大学生自我因素使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规律把握不准确第40-42页
4. 网络技术视阈中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路径第42-53页
   ·强化网络技术的正确认识和运用第42-45页
     ·加强网络技术教育第42-43页
     ·正确的运用网络技术第43-44页
     ·坚决抵制网络谣言第44-45页
   ·建立网络技术与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结合机制第45-48页
     ·网络技术与高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第45-46页
     ·网络技术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第46-47页
     ·网络技术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第47-48页
   ·树立大学生网络公民意识第48-53页
     ·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第49-50页
     ·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公民责任意识第50-51页
     ·创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第51-53页
5.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科学素养调查折射出的科学教育问题与思考--以合肥市部分高校一年级硕士生为例
下一篇:抑制PI3K/Akt通路提高K562细胞对柔红霉素的化疗敏感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