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 第2章 相关背景的介绍 | 第14-32页 |
| ·自发对称性破缺 | 第14-17页 |
| ·标准模型 | 第17-28页 |
| ·Higgs机制 | 第17-20页 |
| ·电弱相互作用 | 第20-24页 |
| ·标准模型的成功和问题 | 第24-28页 |
| ·新物理简介 | 第28页 |
| ·未来加速器简介 | 第28-32页 |
| 第3章 Higgs粒子的两体衰变 | 第32-40页 |
| ·h→γγ | 第34-36页 |
| ·h→γZ | 第36-38页 |
| ·h→gg | 第38-40页 |
| 第4章 Higgs-like粒子宇称混合性质的研究 | 第40-58页 |
| ·介绍 | 第40-41页 |
| ·整数自旋的X粒子与标准模型粒子可能的耦合形式 | 第41-44页 |
| ·自旋为0的X粒子与两个规范玻色子 | 第41-42页 |
| ·自旋为1的X粒子与两个规范玻色子 | 第42页 |
| ·自旋为2的X粒子与两个规范玻色子 | 第42-44页 |
| ·X粒子与费米子对的耦合 | 第44页 |
| ·实验现状 | 第44-47页 |
| ·h→ZZ~*→4l衰变过程的振幅 | 第47-51页 |
| ·分析 | 第51-53页 |
| ·High-low momentum asymmetry | 第51-52页 |
| ·Angular asymmetries | 第52-53页 |
| ·展望 | 第53-55页 |
| ·小结 | 第55-58页 |
| 第5章 h→γl~+l~-和h→γvv | 第58-72页 |
| ·Higgs衰变到γl~+l~- | 第58-66页 |
| ·介绍 | 第58-59页 |
| ·h→γl~+l~-衰变过程的振幅 | 第59-63页 |
| ·h→γl~+l~-衰变过程的宽度和不变质量分布 | 第63-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标准模型中Higgs衰变到γvv | 第66-7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 附录 | 第82-92页 |
| A.1 标准模型中的费曼规则 | 第82-87页 |
| A.2 张量积分的标量分解 | 第87-92页 |
| 致谢 | 第92-94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