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微博的网络政治功能探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问题提出第9-10页
     ·选题意义第10页
   ·文献综述第10-14页
     ·微博的兴起与现状第10-11页
     ·政务微博的产生与相关研究第11-12页
     ·微博问政发展的文献研究第12-13页
     ·观点评述第13-14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的立场和探讨的问题范围第14页
     ·研究思路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网络政治的基础理论分析第16-22页
   ·网络政治的定义及特点第16-18页
     ·网络政治的定义第16-17页
     ·网络政治的特点第17-18页
   ·网络政治的研究内容及发展现状第18-19页
     ·网络政治的研究内容第18页
     ·中国网络政治的发展现状第18-19页
   ·网络技术对网络政治的支持第19-22页
     ·网络技术是网络政治的依据和支持方式第19页
     ·网络技术效果的两面性和改进引导第19-22页
第3章 微博的产生及其特性第22-28页
   ·微博的产生及其发展第22-26页
     ·微博的定义及其产生第22-23页
     ·微博的迅猛发展第23-25页
     ·政务微博的产生契机第25-26页
   ·微博的特性第26-28页
     ·微博的技术特性第26页
     ·微博的传播特性第26-28页
第4章 微博政治功能发挥的途径和表现第28-35页
   ·微博的政治功能第28-29页
     ·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度第28页
     ·第一时间宣传政策法规第28-29页
     ·宣传正确价值观念 案例分析一:郭明义微博第29页
   ·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宽第29-31页
     ·政务微博的诞生使得政府与公众面对面第29-30页
     ·案例分析二:两会微博直播第30-31页
   ·政治参与度及积极性提升第31页
     ·民意可以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第31页
     ·公众可以有效监管第31页
   ·塑造领导人形象第31-33页
     ·案例分析三:美国大选第32页
     ·对官员行为产生一定威慑第32-33页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33-35页
     ·微博受到大学生喜爱的原因第33页
     ·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第33页
     ·如何在微博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33-35页
第5章 网络政治的发展趋势及疑虑第35-39页
   ·网络政治影响力逐步提升第35-36页
     ·政治价值进一步发展第35页
     ·政务微博逐渐完善第35-36页
     ·参与度提高、监督度加强第36页
   ·对微博政治发展的疑虑第36-39页
     ·大众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如何提升第36-37页
     ·微博舆论导向的偏差及恶意煽动及政府对微博的监管第37-38页
     ·微博发展的局限和政务微博的持续性第38-39页
第6章 结论第39-41页
   ·微博的政治价值及其对比传统政治形式的优越性第39页
   ·微博政治的发展具有二重性第39-40页
   ·对政务微博发展的建议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45页
作者简介第45-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网络问政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
下一篇:我国“社区基金会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