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序 | 第10-15页 |
1 引言 | 第15-35页 |
·选题背景 | 第15页 |
·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国际光伏产业的发展和趋势 | 第16-18页 |
·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和趋势 | 第18-19页 |
·光伏逆变系统概述 | 第19-25页 |
·光伏逆变系统的拓扑 | 第19-21页 |
·光伏逆变器概述 | 第21-23页 |
·新型SiC等半导体器件及其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准Z源级联多电平逆变器 | 第25-32页 |
·传统级联H桥多电平光伏逆变器的优缺点 | 第25-26页 |
·Z源/准Z源逆变器的特点 | 第26-30页 |
·准Z源级联多电平逆变器 | 第30-31页 |
·准Z源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本文的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本文的选题意义 | 第3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2 准Z源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原理及建模 | 第35-55页 |
·准Z源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第35-39页 |
·准ZS-HBI模块统一的状态空间方程 | 第39-41页 |
·准ZS-HBI模块带光伏板终端电容的两倍频脉动分析 | 第41-47页 |
·两倍频脉动分量模型 | 第41-43页 |
·阻抗元件参数对两倍频脉动的影响 | 第43-46页 |
·两倍频脉动模型的验证 | 第46-47页 |
·准ZS-HBI模块的动态传递函数模型 | 第47-54页 |
·传递函数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传递函数模型的验证 | 第49-50页 |
·动态性能分析 | 第50-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3 准Z源级联多电平光伏逆变器的主电路设计 | 第55-61页 |
·阻抗元件参数的设计 | 第56-58页 |
·准Z源网络电感 | 第56-58页 |
·准Z源网络电容和光伏电池板终端电容 | 第58页 |
·主电路功率开关及准Z源二极管的选型 | 第58-59页 |
·控制系统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4 准Z源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空间矢量调制 | 第61-81页 |
·两电平三相准Z源逆变器的SVM策略 | 第61-77页 |
·两电平三相qZSI的几种SVM策略 | 第62-66页 |
·几种准Z源SVM策略的比较 | 第66-70页 |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70-77页 |
·提出的qZS-CMI空间矢量调制 | 第77-79页 |
·准ZS-CMI空间矢量调制的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5 准Z源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移相脉冲宽度幅值调制 | 第81-101页 |
·准ZS-CMI的PS-SPWM简介 | 第81-83页 |
·提出的PS-PWAM | 第83-85页 |
·准ZS-CMI在PS-PWAM下的功率损耗 | 第85-91页 |
·桥臂开关损耗 | 第85-87页 |
·桥臂导通损耗 | 第87-88页 |
·准Z源二极管损耗 | 第88-91页 |
·PS-PWAM与PS-SPWM的功率损耗比较 | 第91-95页 |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95-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6 准Z源H桥逆变模块独立的直流母线电压闭环控制 | 第101-111页 |
·准Z源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闭环控制综述 | 第101-103页 |
·准Z源逆变模块独立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 | 第103-106页 |
·控制策略 | 第103-105页 |
·调节器参数设计 | 第105-106页 |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106-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7 准Z源级联多电平光伏逆变器的并网控制 | 第111-131页 |
·单相准Z源级联多电平光伏并网的控制概述 | 第111-113页 |
·单相qZS-CMI的SVM控制 | 第113-115页 |
·单相系统的建模与控制阐述 | 第115-126页 |
·并网电流环 | 第117-120页 |
·光伏电压环 | 第120-123页 |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123-126页 |
·三相准Z源级联多电平光伏并网的控制 | 第126-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8 总结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3页 |
作者简历 | 第143-14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