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esh的P2P实时流媒体传输协议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来源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发展动态分析 | 第14-16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2 P2P流媒体概述 | 第19-39页 |
·P2P技术 | 第19-24页 |
·P2P定义 | 第19页 |
·P2P模式与C/S模式的对比 | 第19-21页 |
·P2P网络一般构架 | 第21-24页 |
·流媒体传输的相关技术 | 第24-31页 |
·流媒体传输协议 | 第24-26页 |
·音视频数据传送过程 | 第26页 |
·网络通信模式分类与简介 | 第26-28页 |
·传统流媒体视频传输方案 | 第28-30页 |
·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视频传输方案 | 第30-31页 |
·P2P流媒体系统背景知识 | 第31-35页 |
·工作原理 | 第31-33页 |
·系统分类 | 第33-35页 |
·SOCKET网络编程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P2P实时流媒体系统设计 | 第39-45页 |
·P2P实时流媒体系统总体设计 | 第39-42页 |
·研究课题设计 | 第42-43页 |
·传输协议总体设计 | 第43页 |
·传输协议与其它协议的接口 | 第43-44页 |
·与信令协议的接口 | 第43-44页 |
·与管理协议的接口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优化P2P实时流媒体传输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73页 |
·优化P2P网络拓扑结构与系统过程 | 第45-53页 |
·含强力节点的Mesh网络 | 第45-47页 |
·小区域网络 | 第47-49页 |
·系统启动过程 | 第49-50页 |
·视频直播发布过程 | 第50-51页 |
·直播视频点播过程 | 第51-53页 |
·优化缓存机制 | 第53-62页 |
·基于数据包的缓存模型 | 第53-54页 |
·缓冲区管理模型 | 第54-55页 |
·缓冲区动态管理策略 | 第55-61页 |
·缓冲区动态管理算法 | 第61-62页 |
·优化传输机制 | 第62-67页 |
·传输机制分析 | 第62-63页 |
·推拉结合传输机制的设计 | 第63-65页 |
·启动延时的设置 | 第65-67页 |
·传输协议端口与数据单元设计 | 第67-69页 |
·协议端口设计 | 第67-68页 |
·协议数据单元设计 | 第68-69页 |
·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 第69-72页 |
·中心服务器控制模块 | 第69页 |
·用户请求模块 | 第69-70页 |
·任务分配模块 | 第70-71页 |
·数据上传模块 | 第71页 |
·数据下载模块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5 系统运行测试与性能分析 | 第73-83页 |
·实际测试环境 | 第73页 |
·实际运行测试 | 第73-78页 |
·Server实际运行效果 | 第73-75页 |
·Client运行效果 | 第75-77页 |
·性能分析 | 第77-78页 |
·传输协议优化方案性能评估 | 第78-82页 |
·PeerSim仿真环境简介 | 第78-79页 |
·系统损耗 | 第79-80页 |
·端到端的延迟 | 第80-81页 |
·平均路由跳数 | 第81页 |
·帧丢失率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6 总结与进一步工作 | 第83-85页 |
·论文总结 | 第83页 |
·进一步工作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作者简历 | 第89-9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