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机车构造论文--走行部分论文--驱动机构(传动装置)论文

基于摩擦学的机车牵引齿轮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2页
     ·机车牵引齿轮研究现状第13-16页
     ·齿轮摩擦学研究现状第16-20页
     ·摩擦磨损数值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第20-22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二章 机车牵引齿轮材料摩擦磨损试验研究第24-33页
   ·试验设备及试件制备第24-28页
   ·试验方案第28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8-30页
   ·摩擦面微观形貌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机车牵引齿轮材料摩擦系数预测和回归分析第33-56页
   ·BP神经网络第33-34页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摩擦系数预测第34-35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第35-36页
   ·机车牵引齿轮材料摩擦系数神经网络设计第36-44页
     ·数据归一化及网络结构确定第37-38页
     ·编码及种群初始化第38页
     ·适应度函数的确定第38页
     ·网络训练结果第38-42页
     ·摩擦系数与载荷、速度之间关系分析第42-44页
   ·回归分析第44-54页
     ·摩擦系数与载荷之间关系第44-52页
     ·摩擦系数与相对滑动速度之间关系第52-53页
     ·摩擦系数与载荷、速度之间的关系第53-54页
   ·机车牵引齿轮摩擦系数公式试验验证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机车牵引齿轮材料摩擦磨损试验仿真分析第56-79页
   ·接触理论及接触分析第56-59页
     ·弹性半空间接触理论第56-58页
     ·试验摩擦副接触应力分析第58-59页
   ·试验摩擦副应力场仿真分析第59-66页
     ·有限元软件Marc及其接触分析第59-60页
     ·试验摩擦副仿真模型建立及仿真分析第60-61页
     ·试验摩擦副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第61-64页
     ·接触应力理论值与仿真值对比分析第64-66页
   ·试验摩擦副温度场分析基本理论第66-72页
     ·基于有限元法的温度场分析第66-69页
     ·试验摩擦副温度场数学模型第69-72页
   ·试验摩擦副温度场仿真分析第72-78页
     ·温度场分析参数确定第72-74页
     ·仿真分析结果第74-77页
     ·温度仿真值与试验值对比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基于时变摩擦学性能的机车牵引齿轮静力学数值分析第79-101页
   ·齿轮啮合的接触分析第79-82页
   ·相对滑动速度的计算第82-84页
   ·考虑齿面摩擦时的齿根弯曲应力第84-85页
   ·有限元分析中摩擦的处理第85页
   ·基于时变摩擦学性能的机车牵引齿轮应力场数值分析第85-98页
     ·齿轮建模及划分网格第85-87页
     ·边界条件施加第87-89页
     ·分析结果第89-98页
   ·考虑摩擦和不考虑摩擦情况下机车牵引齿轮齿根弯曲应力对比第98-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六章 基于摩擦学的机车牵引齿轮热力学数值分析第101-115页
   ·齿轮啮合过程中摩擦生热分析第101-102页
   ·齿轮啮合过程中对流换热分析第102-103页
     ·轮齿端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第102-103页
     ·轮齿齿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第103页
   ·稳态温度场分析基本理论第103-105页
   ·瞬态温度场分析基本理论第105-106页
   ·齿面胶合温度计算第106-107页
   ·移动摩擦热源的处理第107-108页
   ·机车牵引齿轮温度场数值分析第108-114页
     ·相关参数计算及理论分析第108-109页
     ·稳态温度场分析结果第109-111页
     ·瞬态温度场分析结果第111-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结论与展望第115-117页
创新点摘要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包钢双金属复合导线的界面结合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顾客让渡价值模型的医院营销探析--以武汉某医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