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及缩略词声明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4页 |
·病原学 | 第12-14页 |
·分类 | 第12页 |
·形态学 | 第12-14页 |
·病理学和流行病学 | 第14-17页 |
·发生和分布 | 第14页 |
·自然宿主和实验宿主 | 第14-15页 |
·传播 | 第15-16页 |
·临床症状 | 第16页 |
·病理变化 | 第16-17页 |
·诊断 | 第17-18页 |
·病原分离和鉴定 | 第17-18页 |
·预防和控制 | 第18-20页 |
·免疫接种 | 第18页 |
·治疗 | 第18页 |
·预防和控制程序 | 第18-20页 |
·野生鸟类基本资料 | 第20-23页 |
·野生鸟类基本概念 | 第20页 |
·候鸟的迁徙及其特点 | 第20-21页 |
·候鸟的迁徙路线 | 第21页 |
·候鸟的迁徙定向 | 第21-22页 |
·候鸟携带病毒种类 | 第22页 |
·鸟类与病原体结合原因 | 第22页 |
·山鸡生活习性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被检样品、病毒、细胞、菌种 | 第24-25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28页 |
·前病毒基因组 DNA 提取 | 第25页 |
·引物设计及合成 | 第25-27页 |
·ALV 特异性 PCR 检测 | 第27页 |
·长片段基因克隆 | 第27页 |
·长片段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 第27页 |
·序列分析 | 第27页 |
·山鸡血清 ELISA ALV-A、B、J 抗体检测 | 第27-28页 |
3 结果 | 第28-53页 |
·野生鸟类病料临床症状 | 第28页 |
·ALV 的 PCR 样品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ALV-A 的 PCR 样品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ALV-B 的 PCR 样品检测结果 | 第29页 |
·ALV-J 的 PCR 样品检测结果 | 第29页 |
·ALV 阳性样品 env 基因序列分析 | 第29-39页 |
·ALV-A 阳性样品 env 基因序列分析 | 第29-31页 |
·ALV-B 阳性样品 env 基因序列分析 | 第31-34页 |
·ALV-J 阳性样品 env 基因序列分析 | 第34-36页 |
·ALV-J 阳性样品 3′UTR 基因序列分析 | 第36-39页 |
·野鸟毒株 WB11098(J)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第39-52页 |
·WB11098(J)结构基因与参考 ALV-J 毒株同源性比较 | 第40-41页 |
·WB11098(J) 5′LTR 序列比较 | 第41-43页 |
·WB11098(J) 5′UTR 序列比较 | 第43-45页 |
·WB11098(J)与参考毒株 env 的序列比较 | 第45-47页 |
·WB11098(J)与参考毒株 3′UTR 基因比较 | 第47-50页 |
·WB11098(J)与参考毒株 3′LTR 基因比较 | 第50-52页 |
·山鸡 ELISA ALV-A、B、J 血清抗体结果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8页 |
·13 株野生鸟类分离株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53-55页 |
·13 株野生鸟类分离株 env 基因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53-54页 |
·7 株野生鸟类分离株 3′UTR 区段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54-55页 |
·WB11098(J)各段基因序列分析 | 第55-57页 |
·5′LTR U3 区分析 | 第55-56页 |
·5′UTR 和 3′UTR 分析 | 第56页 |
·env 基因分析 | 第56-57页 |
·山鸡 ELISA 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5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