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植物精油概述 | 第10-12页 |
·植物精油的性质及化学成分 | 第10-11页 |
·植物精油的分布 | 第11页 |
·野胡萝卜及其植物精油 | 第11-12页 |
·精油的提取方法 | 第12-14页 |
·传统的提取方法 | 第12-13页 |
·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 | 第13-14页 |
·其它方法 | 第14页 |
·植物精油的生物活性 | 第14-18页 |
·植物精油的药理活性 | 第14-15页 |
·植物精油的杀虫杀螨活性 | 第15-16页 |
·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 | 第16-18页 |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野胡萝卜籽精油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工艺研究 | 第20-34页 |
·引言 | 第20页 |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野胡萝卜籽 | 第20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野胡萝卜籽精油的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工艺流程 | 第21页 |
·野胡萝卜籽精油得率计算 | 第21页 |
·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单因素试验 | 第21-22页 |
·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中显著影响因素的筛选 | 第22页 |
·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33页 |
·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22-25页 |
·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中显著影响因素的筛选 | 第25-27页 |
·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27-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野胡萝卜籽精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研究 | 第34-40页 |
·引言 | 第34页 |
·试验材料 | 第34-35页 |
·精油 | 第34页 |
·菌株 | 第34页 |
·培养基 | 第34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4-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页 |
·野胡萝卜籽精油对 7 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35页 |
·野胡萝卜籽精油对 6 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35页 |
·野胡萝卜籽精油对油菜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野胡萝卜籽精油对 7 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35-37页 |
·野胡萝卜籽精油对 6 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37-38页 |
·野胡萝卜籽精油对油菜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0页 |
·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野胡萝卜籽精油工艺研究 | 第40页 |
·野胡萝卜籽精油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活性研究 | 第40页 |
·讨论 | 第40-43页 |
·萃取压力变化对精油得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萃取温度变化对精油得率的影响 | 第41页 |
·夹带剂添加量变化对精油得率的影响 | 第41页 |
·利用不同试验方法优化萃取工艺 | 第41-42页 |
·抑菌试验供试菌种的选取 | 第42页 |
·抑菌试验的进一步研究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