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西肽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那西肽概述 | 第15-16页 |
·那西肽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概况 | 第16-17页 |
·那西肽抗菌机制 | 第17页 |
·那西肽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7-18页 |
·那西肽的发酵生产 | 第18-22页 |
·那西肽产生菌的菌种特性 | 第18页 |
·诱变育种 | 第18-19页 |
·那西肽发酵工艺 | 第19-21页 |
·那西肽的提取工艺 | 第21页 |
·那西肽的分析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微生物发酵工艺的优化策略 | 第22-23页 |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目标 | 第23-25页 |
第2章 那西肽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 第25-40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8页 |
·菌株 | 第25页 |
·培养基 | 第25-26页 |
·斜面及平板培养基 | 第25-26页 |
·种子培养基 | 第26页 |
·发酵培养基 | 第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分析方法 | 第28-31页 |
·pH测定 | 第28页 |
·那西肽的含量测定 | 第28页 |
·菌丝体干重(DCW)的测定 | 第28页 |
·糖的测定 | 第28-30页 |
·氨基氮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1-39页 |
·种子培养时间的初步确定 | 第31-32页 |
·发酵培养时间的确定 | 第32-33页 |
·孢子质量对发酵的影响 | 第33-39页 |
·固体斜面冷藏时间对合成那西肽的影响 | 第33-34页 |
·固体斜面培养温度对合成那西肽的影响 | 第34-35页 |
·固体斜面培养时间对合成那西肽的影响 | 第35页 |
·固体斜面初始pH对合成那西肽的影响 | 第35-36页 |
·固体斜面培养条件的正交试验 | 第36-38页 |
·结果验证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第3章 那西肽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 第40-63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3页 |
·菌种 | 第40页 |
·培养基 | 第40-41页 |
·种子培养基 | 第40-41页 |
·摇瓶发酵培养基 | 第41页 |
·发酵罐培养基 | 第41页 |
·主要材料质量 | 第41-42页 |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42-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摇瓶发酵实验 | 第43页 |
·发酵罐培养工艺指标 | 第43页 |
·菌丝体干重(DCW)的测定 | 第43-44页 |
·氨基氮测定方法 | 第44页 |
·糖的测定 | 第44页 |
·那西肽产量的测定 | 第44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4-61页 |
·发酵条件优化和放大 | 第44-48页 |
·种子质量对那西肽产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种龄影响 | 第44-45页 |
·接种量影响 | 第45-46页 |
·初始pH值影响 | 第46页 |
·不同装液量影响 | 第46-47页 |
·温度影响 | 第47-48页 |
·分段控制pH对那西肽产量的影响 | 第48-53页 |
·种子培养基不同初始pH对那西肽产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pH调控对那西肽产量的影响 | 第49-53页 |
·前体对那西肽产量的影响 | 第53-56页 |
·前体种类对那西肽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不同丝氨酸添加时间对那西肽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不同丝氨酸添加量对那西肽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55-56页 |
·优化前后发酵过程的考察 | 第56页 |
·碳源对那西肽产量的影响 | 第56-61页 |
·初始碳源对那西肽产量的影响 | 第56-59页 |
·碳源优化结果放大到10L发酵罐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第4章 那西肽发酵动力学初步研究 | 第63-73页 |
·实验材料 | 第63-64页 |
·菌种 | 第63页 |
·培养基 | 第63-64页 |
·种子培养基 | 第63页 |
·发酵罐培养基 | 第63-64页 |
·主要材料质量 | 第64页 |
·主要试剂 | 第64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64页 |
·试验方法 | 第64-65页 |
·发酵罐发酵实验 | 第64页 |
·发酵罐培养工艺指标 | 第64页 |
·菌丝体干重(DCW)的测定 | 第64页 |
·氨基氮测定方法 | 第64-65页 |
·糖的测定 | 第65页 |
·那西肽产量的测定 | 第65页 |
·活跃链霉菌产那西肽发酵特征 | 第65-71页 |
·活跃链霉菌生长动力学 | 第66-68页 |
·那西肽形成动力学 | 第68-69页 |
·底物消耗动力学 | 第69-71页 |
·模型适用验证 | 第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本人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