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I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影响柴油机排放的因素 | 第11-12页 |
| ·CFD用于内燃机研究的现状 | 第12-15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数值模拟基础 | 第17-34页 |
| ·CFD计算的工作流程 | 第17页 |
| ·基本守恒控制方程 | 第17-21页 |
| ·连续相(缸内工质)控制方程 | 第18-20页 |
| ·离散相(液滴)控制方程 | 第20-21页 |
| ·湍流模型 | 第21-22页 |
| ·喷雾模型 | 第22-28页 |
| ·喷嘴模型 | 第23页 |
| ·液滴雾化模型 | 第23-26页 |
| ·液滴破碎模型(二次雾化模型) | 第26-27页 |
| ·液滴撞壁模型 | 第27页 |
| ·液滴沸腾模型 | 第27-28页 |
| ·燃烧及排放物模型 | 第28-32页 |
| ·shell自燃模型 | 第28-29页 |
| ·高温燃烧模型 | 第29-30页 |
| ·排放物模型 | 第30-32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 ·控制方程离散化 | 第32页 |
| ·差分格式 | 第32-33页 |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4-46页 |
| ·发动机结构参数和边界条件 | 第34页 |
| ·计算网格的生成 | 第34-36页 |
| ·发动机几何模型 | 第34-35页 |
| ·动网格生成 | 第35-36页 |
| ·网格依赖性研究 | 第36-43页 |
| ·计算网格对气相速度场分布影响 | 第38-40页 |
| ·计算网格对液相喷雾形态的影响 | 第40-41页 |
| ·计算网格对喷雾宏观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 ·计算网格模型的确定 | 第42-43页 |
| ·燃烧模型参数的标定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喷雾燃烧过程的模拟分析 | 第46-59页 |
| ·缸内宏观参量分析 | 第46-48页 |
| ·燃油喷射雾化历程 | 第48-50页 |
| ·缸内场参数分布 | 第50-58页 |
| ·缸内流场分布 | 第50-53页 |
| ·燃油浓度场变化历程 | 第53-55页 |
| ·缸内温度场分布 | 第55-56页 |
| ·缸内NOx分布 | 第56-57页 |
| ·缸内SOOT分布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喷油压力及燃烧室形状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的影响研究 | 第59-71页 |
| ·喷油压力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59-64页 |
| ·喷油压力对流场影响分析 | 第60-61页 |
| ·喷油压力对雾化的影响 | 第61-63页 |
| ·喷油压力对排放的影响 | 第63-64页 |
| ·燃烧室形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64-70页 |
| ·燃烧室结构参数及网格模型 | 第64-65页 |
| ·燃烧室形状对缸内气流运动的影响 | 第65-67页 |
| ·燃烧室形状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的影响 | 第67-69页 |
| ·燃烧室形状对排放物的影响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1-73页 |
|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 ·工作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