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乐舞规训形态的身体语言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9页 |
一、 唐代乐舞 | 第6-7页 |
二、 规训形态 | 第7页 |
三、 舞蹈身体语言的研究视角 | 第7-9页 |
第一章 唐代乐舞的规训场 | 第9-15页 |
第一节 规训场的语境构成 | 第9-11页 |
一、 社会语境 | 第9-10页 |
二、 言辞语境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规训场中的规训者 | 第11-13页 |
一、 太常寺乐官 | 第11-12页 |
二、 太乐署乐官 | 第12页 |
三、 教坊乐官 | 第12-13页 |
第三节 规训场中的受训者 | 第13-15页 |
一、 太常寺乐工 | 第13-14页 |
二、 教坊乐工 | 第14页 |
三、 梨园乐工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唐代乐舞的规训内容 | 第15-19页 |
第一节 礼仪类 | 第15-16页 |
一、 文舞 | 第15页 |
二、 武舞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宴享类 | 第16-19页 |
一、 汉韵 | 第16-17页 |
二、 胡风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唐代乐舞的规训方式 | 第19-25页 |
第一节 外部的舞容形态 | 第19-21页 |
一、 雅乐的中正方圆 | 第19页 |
二、 宴乐的变化不居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内部的身体训练 | 第21-25页 |
一、 身体话语权的控制 | 第21-22页 |
二、 身体语言的筛选与强化 | 第22-23页 |
三、 多模态话语系统的限定 | 第23-25页 |
结语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附录 | 第30-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