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及磷营养调控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6页
   ·选题目的及依据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6页
     ·大气 CO_2浓度升高对作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第12页
     ·大气 CO_2浓度升高对 C_3/C_4植物光合及蒸腾作用的影响第12-13页
     ·大气 CO_2浓度升高对作物根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第13页
     ·大气 CO_2浓度升高与养分调控第13-14页
     ·间作体系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对作物生产的影响第14-15页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15-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试验材料第16页
   ·试验地点及环境控制第16页
   ·水培试验设计第16-17页
   ·土培试验设计第17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7-19页
     ·玉米/大豆植株生物学性状的测定第17页
     ·玉米/大豆植株生物量积累、干物质分配及竞争指数计算第17-18页
     ·玉米/大豆植株叶片光合荧光参数的测定第18页
     ·玉米/大豆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18页
     ·玉米/大豆植株根系参数和根系活力的测定第18-19页
     ·玉米/大豆植株不同器官养分含量的测定及营养竞争力的计算第19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19-20页
第三章 CO_2浓度和磷对单间作玉米大豆地上部和根系特性的影响第20-30页
   ·结果与分析第21-28页
     ·CO_2浓度和磷对单间作玉米大豆株高的影响第21-22页
     ·CO_2浓度和磷对单间作玉米大豆茎粗的影响第22-24页
     ·CO_2浓度和磷对单间作玉米大豆叶面积的影响第24-25页
     ·CO_2浓度和磷对单间作玉米大豆根系特征的影响第25-27页
     ·CO_2浓度和磷对单间作玉米大豆根系活力的影响第27-28页
   ·讨论第28-29页
   ·结论第29-30页
第四章 CO_2浓度和磷对单间作玉米大豆叶片光合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0-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CO_2浓度和磷供应对玉米大豆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31-32页
     ·CO_2浓度和磷供应对玉米大豆荧光参数的影响第32-34页
     ·CO_2浓度和磷素对玉米大豆叶绿素含量第34-36页
   ·讨论第36-37页
   ·结论第37-39页
第五章 CO_2浓度和磷对单间作玉米大豆生物量及养分竞争的影响第39-4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6页
     ·CO_2浓度和磷对玉米大豆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第39-42页
     ·CO_2浓度和磷对单间作玉米大豆植株吸氮量的影响第42-44页
     ·CO_2浓度和磷对单间作玉米大豆植株吸磷量的影响第44-46页
   ·讨论第46-47页
   ·结论第47-49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解决问题第49-51页
   ·主要结论第49-50页
   ·有待解决问题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源Ca2+、水杨酸诱发的Ca2+动员对丹参培养细胞迷迭香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下一篇:粘土掺砂对烤烟根区土壤环境及产量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