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 1 禽流感病毒病原 | 第9-12页 |
| ·病原结构特征 | 第9-10页 |
| ·禽流感病毒种类 | 第10页 |
| ·禽流感病毒致病性 | 第10页 |
| ·禽流感病毒理化性质 | 第10-11页 |
| ·禽流感变异 | 第11-12页 |
| ·重组 | 第11页 |
| ·突变 | 第11-12页 |
| 2 鸭流感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症状 | 第12页 |
| 3 鸭流感混合感染 | 第12-13页 |
| 4 养鸭现状及鸭在禽流感传播中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 ·养鸭生产现状 | 第13-14页 |
| ·四川省鸭在禽流感传播的重要性 | 第14页 |
| 5 鸭流感免疫现状 | 第14-18页 |
| ·鸭流感疫苗种类 | 第15-17页 |
| ·鸭流感免疫现状 | 第17-18页 |
| 6 鸭流感检测技术 | 第18-21页 |
| ·禽流感血清学诊断技术 | 第18-19页 |
|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第19-21页 |
| 7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四川省养鸭场鸭流感免疫程序调查及抗体水平监测 | 第23-40页 |
| 1 鸭流感免疫程序调查 | 第23页 |
| ·调查对象 规模化养鸭场,非规模化养鸭场 | 第23页 |
| ·调查范围 | 第23页 |
| ·调查内容 | 第23页 |
| ·调查时间 | 第23页 |
| 2 鸭流感抗体水平监测 | 第23-25页 |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 ·试剂准备 | 第23-24页 |
| ·样品采集与提取 | 第24页 |
| ·鸭血清鸭流感抗体水平的测定 | 第24-25页 |
| ·血凝(HA)试验(微量法) | 第24-25页 |
| ·血凝抑制(HI)试验(微量法) | 第25页 |
| ·结果判定 | 第25页 |
| ·重复试验 | 第25页 |
| 3 结果 | 第25-34页 |
| ·四川省养鸭场免疫程序调查结果 | 第25-28页 |
| ·四川省种鸭场的免疫程序调查结果 | 第25-27页 |
| ·四川省商品鸭场的免疫程序调查结果 | 第27-28页 |
| ·种鸭场的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 第28-30页 |
| ·种鸭场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 第28页 |
| ·种鸭流感首免日龄监测结果 | 第28-29页 |
| ·种鸭场不同免疫次数的H5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 第29页 |
| ·种鸭场不同免疫次数的H9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 第29-30页 |
| ·商品鸭场的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 第30-33页 |
| ·商品鸭场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 第30-31页 |
| ·商品鸭流感首免日龄监测结果 | 第31-32页 |
| ·商品鸭场不同免疫次数的H5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 第32页 |
| ·商品鸭场不同免疫次数的H9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 第32-33页 |
| ·54家养鸭场H9与H5免疫密度监测结果 | 第33页 |
| ·疫苗厂家调查结果 | 第33-34页 |
| 4 讨论 | 第34-39页 |
| ·首免日龄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免疫次数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疫苗质量与类型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科学饲养管理在免疫防控中的重要性 | 第37页 |
| ·待解决问题 | 第37-39页 |
| 5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