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防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网络安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人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入侵防御系统相关技术研究 | 第17-42页 |
·入侵防御系统概述 | 第17-22页 |
·入侵防御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入侵防御系统的结构及分类 | 第18页 |
·入侵防御系统与入侵检测系统的区别 | 第18-21页 |
·入侵防御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 第21页 |
·入侵防御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拒绝服务攻击及检测技术分析与研究 | 第22-33页 |
·拒绝服务攻击分类及基本原理 | 第22-24页 |
·基于检测模式的检测算法 | 第24-28页 |
·基于检测位置的检测算法 | 第28-30页 |
·基于分层分类的检测算法 | 第30-31页 |
·DDOS 攻击防御技术 | 第31-32页 |
·DDOS 攻击检测面临的问题 | 第32-33页 |
·常用的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 第33-41页 |
·基于历史流量统计的异常检测 | 第33-35页 |
·基于数据挖掘的异常检测 | 第35-37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异常检测技术 | 第37-39页 |
·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技术 | 第39-40页 |
·其他异常检测技术 | 第40页 |
·异常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入侵检测引擎及关键检测算法的研究与设计 | 第42-66页 |
·入侵防御系统整体结构的设计 | 第42-49页 |
·入侵防御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第42-45页 |
·入侵检测引擎的插件结构设计 | 第45-48页 |
·入侵检测引擎硬件平台选择 | 第48-49页 |
·网络协议分析及关键特征信息提取 | 第49-52页 |
·DDOS 攻击检测算法及改进 | 第52-61页 |
·DDOS 检测要解决的问题 | 第52-53页 |
·网络流量自相似原理 | 第53-54页 |
·自适应阀值算法 | 第54-55页 |
·改进的 DDOS 攻击检测算法 | 第55-60页 |
·改进的 DDOS 攻击检测算法的总结 | 第60-61页 |
·基于特征选择的异常检测算法 | 第61-65页 |
·TCM-KNN 算法理论及定义 | 第61-62页 |
·TCM-KNN 异常检测算法 | 第62-65页 |
·TCM-KNN 异常检测算法总结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入侵检测引擎软件平台的实现 | 第66-86页 |
·入侵检测引擎中插件结构的实现 | 第66-69页 |
·协议解析模块 | 第69-74页 |
·数据包解析的实现 | 第69-71页 |
·IP 分片重组的实现 | 第71-72页 |
·TCP 数据流重组的实现 | 第72-74页 |
·DDOS 攻击检测模块 | 第74-80页 |
·DDOS 攻击检测模型 | 第74-75页 |
·攻击检测算法的实现 | 第75-80页 |
·异常检测模块 | 第80-82页 |
·异常检测模型 | 第80-81页 |
·基于 TCM-KNN 异常检测算法的实现 | 第81-82页 |
·入侵响应模块 | 第82-85页 |
·入侵响应的模型描述 | 第82页 |
·入侵响应缓存模型 | 第82-83页 |
·入侵响应的实现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 第86-96页 |
·测试环境搭建 | 第86-89页 |
·测试工具介绍 | 第87页 |
·测试环境 | 第87-89页 |
·测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89-95页 |
·异常检测模块测试 | 第89-92页 |
·DDOS 检测模块测试 | 第92-94页 |
·入侵响应测试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96-98页 |
·总结 | 第96-97页 |
·未来的研究工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4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