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证据收集制度探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民事证据收集制度概述第11-24页
   ·民事证据收集的概念及辨析第11-13页
     ·民事证据收集的概念第11页
     ·证据收集与证据保全第11-12页
     ·证据调查、职权调查和申请调查第12-13页
   ·民事证据收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13-16页
     ·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原则第13-14页
     ·当事人与法院收集证据的范围合理配置原则第14-15页
     ·在人民群众积极协助的基础上收集证据原则第15-16页
   ·民事证据收集的基本要求第16-19页
     ·证据收集及时、全面第16-17页
     ·证据收集必须客观真实第17页
     ·证据收集需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第17-18页
     ·证据收集需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第18页
     ·证据收集要掌握重点的证据信息第18-19页
   ·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价值分析第19-22页
     ·推动诉讼公平正义价值的发展第19-20页
     ·维护秩序价值的实现第20-21页
     ·促进诉讼效率价值的提升第21页
     ·保证以人为本理念的实现第21-22页
   ·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意义第22-24页
第2章 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内容结构第24-32页
   ·民事诉讼证据收集的主体第24-28页
     ·国外民事证据收集的主体第24-26页
     ·我国民事证据收集主体的范围及地位第26-28页
   ·民事证据收集的客体与对象第28-30页
     ·民事证据收集客体、对象的界定第28页
     ·民事证据收集客体的种类及范围第28-29页
     ·民事证据收集对象的确定第29-30页
   ·民事证据收集主体、客体和对象的关系第30-32页
第3章 我国民事证据收集制度适用的现状分析第32-37页
   ·当事人证据收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析第32-33页
     ·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收集证据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2-33页
     ·造成当事人证据收集难的原因分析第33页
   ·代理律师履行取证权的困境及原因第33-35页
     ·我国代理律师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两难困境第33-34页
     ·代理律师陷入困境的原因解析第34-35页
   ·法院依职权收集证据的现状分析第35-37页
     ·法院依职权收集证据的现状第35页
     ·法院依职权收集证据职权范围受限制的原因分析第35-37页
第4章 完善我国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建议第37-45页
   ·完善取证主体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建议第37-39页
     ·诉讼外自认制度的引入及实施措施第37-38页
     ·审前取证法官制度的设立及作用第38-39页
   ·强化取证对象的权利保障并制裁不协作行为第39-43页
     ·取证对象权利保障机制第40-41页
     ·完善妨碍民事证据收集制裁措施第41-43页
   ·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研究
下一篇:第三人撤销之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