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体例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第2章 做市商制度的基本法律理论 | 第12-18页 |
·做市商的法律概念分析 | 第12-13页 |
·做市商的法律特征 | 第13-14页 |
·做市商制度及做市商的分类 | 第14-15页 |
·做市商制度的发展历程与沿革 | 第15-18页 |
第3章 做市商制度的运行机理、功能及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8-26页 |
·做市商制度的运行机理 | 第18-19页 |
·做市商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 第19-20页 |
·做市商制度与竞价交易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20-22页 |
·做市商与经纪商的比较 | 第22-23页 |
·做市商与庄家的比较 | 第23-26页 |
第4章 新三板市场交易机制的现状及其纠治途径——做市商制度 | 第26-33页 |
·新三板市场现行的交易机制概况 | 第26-27页 |
·新三板市场交易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股票交易价格无法体现其内在价值 | 第27页 |
·市场流动性不足 | 第27页 |
·交易市场的透明度低 | 第27-28页 |
·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的优越性 | 第28-29页 |
·增强市场流动性,维护市场的稳定性 | 第28页 |
·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 | 第28页 |
·提高交易的透明度,规避道德风险 | 第28-29页 |
·严格准入机制,规范新三板市场 | 第29页 |
·做市商制度的实践考察 | 第29-33页 |
·美国 NASDAQ 市场的成功范例 | 第29-30页 |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实践 | 第30-32页 |
·NASDAQ 市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做市商的实践启示 | 第32-33页 |
第5章 新三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后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 第33-42页 |
·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33-35页 |
·做市商制度引入后的具体模式选择问题 | 第33-34页 |
·做市商的做市动力问题 | 第34-35页 |
·做市商操纵市场的防范问题 | 第35页 |
·相关法律体系、监管体系问题 | 第35页 |
·相关建议措施的提出 | 第35-42页 |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 第35-38页 |
·完善对做市商的监管措施,加强监管力度 | 第38-42页 |
·监管主体的确立 | 第39页 |
·加强对做市商具体行为的监管 | 第39-40页 |
·完善监管手段 | 第40-42页 |
第6章 余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