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青”翡翠的宝石矿物学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9-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油青”翡翠的市场定义及市场现状 | 第9-10页 |
| ·翡翠的商业种属划分 | 第10-12页 |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2章 缅甸翡翠矿区概况 | 第14-17页 |
| ·翡翠原生矿床 | 第14-15页 |
| ·翡翠的次生矿床 | 第15-17页 |
| 第3章 翡翠的种质分类 | 第17-23页 |
| ·I 区:硬玉区 | 第18-20页 |
| ·Ia 区:含绿辉石的硬玉区 | 第18-19页 |
| ·Ib 区:含铬的硬玉区: | 第19-20页 |
| ·II 区:纯钠铬辉石区 | 第20-21页 |
| ·IIa 区:含硬玉的钠铬辉石区 | 第20-21页 |
| ·IIb 区:含透辉石的钠铬辉石区 | 第21页 |
| ·III 区:纯透辉石区 | 第21-23页 |
| ·IIIa 区:含钠铬辉石的绿辉石区 | 第21-22页 |
| ·IIIb 区:含硬玉的绿辉石区 | 第22-23页 |
| 第4章 “油青”翡翠的基本宝石学特征 | 第23-32页 |
| ·样品的基本特征 | 第23-29页 |
| ·手标本观察 | 第23-28页 |
| ·样品放大检查 | 第28-29页 |
| ·样品的宝石学特征 | 第29-32页 |
| ·折射率 | 第29页 |
| ·相对密度 | 第29-30页 |
| ·硬度 | 第30页 |
| ·吸收光谱 | 第30页 |
| ·解理 | 第30-31页 |
| ·发光性 | 第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5章 “油青”翡翠样品的谱学特征 | 第32-44页 |
| ·红外光谱测试 | 第32-42页 |
| ·标本制备和实验过程 | 第32页 |
| ·测试结果 | 第32-38页 |
| ·测试结果分析及吸收峰指派 | 第38-39页 |
| ·与前人资料对比 | 第39-42页 |
|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 第42-44页 |
| ·实验原理 | 第42页 |
| ·实验条件 | 第42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44页 |
| 第6章 “油青”翡翠矿物成分及结构特征 | 第44-59页 |
| ·“油青”翡翠的光性结构特征 | 第44-48页 |
| ·样品薄片观察 | 第44-47页 |
| ·样品的构造 | 第47-48页 |
| ·电子探针实验 | 第48-53页 |
| ·实验原理 | 第48页 |
| ·测试条件 | 第48-49页 |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49-53页 |
| ·X 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 第53-59页 |
| ·样品选取及测试条件 | 第53页 |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3-59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