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恩莱特小说《聚会》与爱尔兰文学传统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 恩莱特其人其作 | 第7-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爱尔兰文学传统 | 第12-24页 |
(一) 爱尔兰文学传统的定义和影响 | 第12-16页 |
(二) 爱尔兰文学传统的特征 | 第16-22页 |
(三) 《聚会》的爱尔兰文学传统特征 | 第22-24页 |
二、《聚会》对爱尔兰文学的继承 | 第24-36页 |
(一) 延续家族和宗教的主题 | 第24-29页 |
(二) 继承象征性意象的运用:死亡、守灵和葬礼 | 第29-33页 |
(三) 继承对民族和历史的关怀 | 第33-36页 |
三、《聚会》对爱尔兰文学的创新 | 第36-52页 |
(一) 《聚会》内涵的独特性 | 第36-43页 |
1. 淡化民族忧思,突出个体关怀 | 第37-38页 |
2. 淡化宗教意识,突出道德伦理危机 | 第38-39页 |
3. 淡化家族意识,突出女性意识 | 第39-43页 |
(二) 《聚会》叙事的创新性 | 第43-52页 |
1. 《聚会》的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 第44-45页 |
2. 《聚会》的创伤叙事特点 | 第45-52页 |
结语《聚会》的当代意义 | 第52-54页 |
注释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