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突围表演--残雪短篇小说中的“梦境”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作家创作 | 第10-12页 |
|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4-16页 |
| 第2章 梦、自我与残雪小说观 | 第16-25页 |
| ·“梦”:通往潜意识的通道 | 第16-19页 |
| ·“自我”:分裂的多重角色 | 第19-21页 |
| ·残雪小说观:黑暗灵魂的舞蹈 | 第21-25页 |
| 第3章 被书写的梦境 | 第25-33页 |
| ·1985年~1989年:愤怒而孤独的反抗 | 第25-27页 |
| ·1990年~1999年:忧愁而艰辛的回乡 | 第27-30页 |
| ·2000年~2005年:生之欢喜的超越 | 第30-33页 |
| 第4章 “梦的解析”与“原型”呈现 | 第33-47页 |
| ·梦的文本解析 | 第34-39页 |
| ·八十年代:“自我”的表演 | 第35-37页 |
| ·九十年代及其以后:“自我”的突围 | 第37-39页 |
| ·梦的原型呈现 | 第39-47页 |
| ·本我、自我、超我的象征 | 第39-43页 |
| ·反抗、寻找、超越的主题 | 第43-47页 |
| 第5章 残雪小说的历史意蕴 | 第47-58页 |
| ·文化影响:地域和时代与残雪创作的关系 | 第47-50页 |
| ·巫楚文化和现代主义的影响 | 第47-49页 |
| ·时代精神的变革 | 第49-50页 |
| ·童年图景:孤独童年对其创作的影响 | 第50-53页 |
| ·“自我”脉络:超越自卑的“丑小鸭”情结 | 第53-58页 |
| ·从矛盾到斗争的自我 | 第53-55页 |
| ·从批判到创造的自我 | 第55-58页 |
| 结语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