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肿瘤科论文

中医周期疗法降低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癌发生风险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3-27页
 第一节 乳腺癌癌前病变是可被逆转的癌前病变第13-19页
  一、乳腺癌的发生存在组织学连续性第13页
  二、乳腺癌癌前病变发展为乳腺癌的风险因素第13-14页
  三、化学预防可以阻止/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癌的发生第14-17页
  四、化学预防药物存在治疗盲区及诸多不良事件第17-19页
 第二节 中医周期疗法是降低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癌发生风险的有效方法第19-23页
  一、中医周期疗法的理论渊源第19-21页
  二、中医周期疗法阻断/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研究基础第21-23页
 第三节 乳腺癌发生的可能机制第23-24页
  一、血管生成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第23页
  二、雌激素介导的乳腺癌发生机制第23-24页
 第四节 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动物模型第24-27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27-46页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第27-35页
  一、研究对象第27-28页
  二、乳腺癌癌前病变患者术后预防乳腺癌发生的治疗方法第28-31页
  三、调查表的内容及制定方法第31-32页
  四、调查时间及方法第32页
  五、病例的剔除标准第32-33页
  六、技术路线图第33-34页
  七、数据库的建立及整理第34页
  八、统计分析方法第34-35页
 第二节 结果第35-40页
  一、一般情况第35页
  二、中医周期疗法对乳腺癌和/或乳腺手术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第35-36页
  三、影响乳腺癌和/或乳腺手术事件发生的其他相关因素分析第36-38页
  四、影响乳腺癌和/或乳腺手术事件发生的多因素分析第38-39页
  五、影响乳腺癌发生的多因素分析第39-40页
 第三节 结论第40-41页
 第四节 讨论第41-46页
  一、选择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理由及存在的不足第41-42页
  二、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第42-44页
  三、“乳腺手术事件”作为结局指标的合理性第44-45页
  四、结果分析第45-46页
第三章 实验研究第46-120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46-57页
  一、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第46页
  二、实验药物及试剂第46-47页
  三、实验仪器第47-48页
  四、实验材料及软件第48-49页
  五、实验方法第49-55页
  六、技术路线图第55-56页
  七、数据库的建立及统计方法第56-57页
 第二节 结果第57-111页
  一、基线情况第57-66页
  二、造模效果评估第66页
  三、癌变率第66-72页
  四、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第72-80页
  五、雌激素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第80-96页
  六、血管生成相关指标第96-106页
  七、治疗结束各组大鼠死亡率第106-111页
 第三节 结论第111-115页
  一、造模方法第111页
  二、癌变率及肿瘤细胞增殖情况第111-112页
  三、雌激素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第112-113页
  四、血管生成相关的指标及促进因子的检测第113-114页
  五、毒性第114-115页
 第四节 讨论第115-120页
  一、中医周期疗法阻断/逆转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理论基础及疗效分析第115-118页
  二、ER、STAT3与中医周期疗法阻断/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可能机制探讨第118页
  三、抑制血管生成是中医周期疗法阻断/逆转癌前病变的可能作用机制第118-120页
结语第120-123页
 一、临床研究小结第120页
 二、实验研究小结第120-121页
 三、展望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9页
附录第129-136页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台湾地区女性经前痤疮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温针配合推拿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