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论雷锋奉献精神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论第11-34页
 一、选题重要意义第12-19页
 二、研究现状述评第19-31页
 三、论文创新方面第31-32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32-34页
第一章 雷锋奉献精神概述第34-70页
 第一节 雷锋精神的界定和要素第34-48页
  一、雷锋精神的界定第34-38页
  二、雷锋精神的要素第38-48页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和特征第48-63页
  一、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第48-58页
  二、雷锋奉献精神的特征第58-63页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第63-70页
  一、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核心要素第63-67页
  二、雷锋奉献精神贯穿雷锋精神的各要素第67-70页
第二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第70-122页
 第一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第70-81页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沃土第70-75页
  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源泉第75-81页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第81-91页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其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第81-87页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为其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第87-91页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基本过程第91-111页
  一、在新旧社会对比中,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第92-96页
  二、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第96-104页
  三、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第104-111页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主要经验第111-122页
  一、组织精心培育第112-116页
  二、个人严格要求第116-119页
  三、社会广泛倡导第119-122页
第三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影响第122-189页
 第一节 六十年代前半期第122-134页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第122-129页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第129-134页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第134-145页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第134-140页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第140-145页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第145-178页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第145-170页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第170-178页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宝贵精神财富第178-189页
  一、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学雷锋作奉献第179-183页
  二、国外推崇雷锋奉献精神重要案例第183-189页
第四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弘扬第189-232页
 第一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第189-196页
  一、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190-192页
  二、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192-195页
  三、有利于坚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195-196页
 第二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基本原则第196-204页
  一、党员干部表率原则第197-199页
  二、群众性常态化原则第199-202页
  三、与时俱进创新原则第202-204页
 第三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主要途径第204-218页
  一、围绕发展主题,深化奉献教育第205-208页
  二、立足现实生活,拓展奉献实践第208-212页
  三、树立当代雷锋,引领奉献风尚第212-214页
  四、扶持志愿团队,凝聚奉献合力第214-218页
 第四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组织领导第218-232页
  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第219-222页
  二、建立健全可持续的运行机制第222-226页
  三、营造和维护良好的舆论环境第226-229页
  四、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第229-232页
结束语第232-236页
参考文献第236-248页
后记第248页

论文共2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研究
下一篇:新时期中国官德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