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的冲突与协调--兼论审判管理体系的建构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前言第15-17页
第一章 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关系的一般理论第17-31页
 第一节 审判权与审判权的组织第17-21页
  一、审判权的界定第17-19页
   (一) 审判权的概念第17-18页
   (二) 审判权的属性第18-19页
  二、审判权的组织实现第19-21页
   (一) 审判权的组织形式第19-20页
   (二) 审判组织的职业特性第20-21页
 第二节 审判管理与审判管理权第21-28页
  一、审判管理的正当性第21-26页
   (一) 审判管理的系属第21-23页
   (二) 域外法院管理第23-24页
   (三) 审判管理的存废论第24-26页
  二、审判管理权的界定和属性第26-28页
   (一) 审判管理权的界定第26-27页
   (二) 审判管理权的属性第27-28页
 第三节 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的关系第28-31页
  一、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的特性比较第28-29页
   (一) 直接目标不同第28页
   (二) 程序要求不同第28页
   (三) 稳定性不同第28-29页
   (四) 独立性不同第29页
  二、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的运行分析第29-30页
   (一) 运行时空第29页
   (二) 内容指向第29页
   (三) 具体领域第29-30页
  三、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的关系架构第30-31页
   (一) 服务和保障第30页
   (二) 监督和制约第30页
   (三) 引导和指导第30-31页
第二章 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的现实冲突第31-40页
 第一节 中国语境下的审判管理发展第31-34页
  一、一五改革纲要颁布前第31-32页
  二、一五改革纲要颁布后至二五改革纲要颁布前第32-33页
  三、二五改革纲要颁布后至三五改革纲要颁布前第33页
  四、三五改革纲要颁布以来第33-34页
 第二节 审判管理权和审判权运行实然状态第34-37页
  一、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运行实景描述第34-35页
  二、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运行实景分析第35-37页
 第三节 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冲突类型第37-38页
  一、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的积极冲突第37-38页
  二、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的消极冲突第38页
 第四节 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冲突原因第38-40页
  一、权力特性第38-39页
  二、权力运行第39页
  三、制度安排第39页
  四、发展历程第39-40页
第三章 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的协调第40-47页
 第一节 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协调的原则第40-43页
  一、遵循独立审判原则第40-41页
  二、遵循司法规律原则第41-42页
  三、遵循法官为本原则第42页
  四、遵循程序中心原则第42-43页
 第二节 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协调的思路第43-47页
  一、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冲突协调之基点第43-44页
  二、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协调之基本思路第44-47页
第四章 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协调体系的建构第47-54页
 第一节 稀缺资源分配管理第47-48页
  一、稀缺资源分配管理的现状第47页
  二、稀缺资源分配管理主体的调整第47-48页
 第二节 审判业绩评估管理第48-50页
  一、审判业绩指标设置第49页
  二、审判业绩评估成本第49-50页
 第三节 裁判性事务管理第50-52页
  一、致力于对审判权滥用的制约第50-51页
  二、限于程序性运行轨道第51-52页
 第四节 辅助性事务管理第52-54页
  一、辅助性事务管理所指第52页
  二、辅助性事务管理的强化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后记第57-5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侦查监督程序的正当化构建
下一篇:论职务犯罪侦查管辖权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