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3页 |
·密码技术概述 | 第13-18页 |
·通信网络结构 | 第18-22页 |
·线型网络 | 第18-19页 |
·环型网络 | 第19-20页 |
·星型网络 | 第20页 |
·树型网络 | 第20-21页 |
·点对点型网络 | 第21页 |
·自组织型网络 | 第21-22页 |
·安全通信协议概述 | 第22-28页 |
·加密与签名协议 | 第22-25页 |
·密钥协商与身份认证协议 | 第25-28页 |
·基础定义与算法介绍 | 第28-30页 |
·基础定义 | 第28-29页 |
·RSA 加密与签名算法 | 第29页 |
·基于身份的加密与签名算法 | 第29-30页 |
·其它公钥加密签名算法 | 第3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30-32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32-33页 |
第2章 签密算法研究 | 第33-43页 |
·一个两用户的签密算法的分析与改进 | 第33-35页 |
·原算法描述 | 第33-34页 |
·原算法安全性分析 | 第34页 |
·算法改进 | 第34-35页 |
·一个多用户的签密算法的分析与改进 | 第35-37页 |
·原算法描述 | 第35-36页 |
·算法安全性分析 | 第36页 |
·算法改进 | 第36-37页 |
·一个门限签密算法的分析与改进 | 第37-41页 |
·原算法描述 | 第37-38页 |
·算法安全性分析 | 第38-39页 |
·算法改进 | 第39-40页 |
·改进算法的安全性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研究 | 第43-75页 |
·一个用户与可信中心共享口令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 | 第43-46页 |
·原协议介绍 | 第43-44页 |
·针对原协议的在线字典攻击 | 第44页 |
·针对原协议的离线字典攻击 | 第44-45页 |
·针对原协议的中间人攻击 | 第45-46页 |
·问题分析及协议改进 | 第46页 |
·一个用户之间共享口令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 | 第46-50页 |
·原协议简介 | 第46-47页 |
·一种针对原协议的变形的在线字典攻击 | 第47-48页 |
·问题分析及改进 | 第48-49页 |
·变形的在线字典攻击在其它协议上的应用及分析 | 第49-50页 |
·一个新的基于多项式插值算法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 第50-54页 |
·协议介绍 | 第50-51页 |
·协议安全性分析 | 第51-53页 |
·协议效率分析 | 第53-54页 |
·一个新的基于 Diffie-Hellman 算法的密钥协商协议 | 第54-62页 |
·协议介绍 | 第54-56页 |
·协议举例 | 第56-57页 |
·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57-61页 |
·协议的效率分析 | 第61-62页 |
·一个星型结构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 | 第62-66页 |
·Tseng 协议简介 | 第62-63页 |
·Lee 等人协议简介 | 第63-64页 |
·Lee 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64页 |
·协议改进 | 第64-65页 |
·改进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65-66页 |
·一个树型结构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 | 第66-70页 |
·原协议简介 | 第66-67页 |
·原协议安全性分析 | 第67页 |
·协议改进 | 第67-70页 |
·一个线型结构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 | 第70-74页 |
·原协议简介 | 第70-71页 |
·原协议安全性分析 | 第71-72页 |
·协议改进 | 第72-73页 |
·改进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4章 无线自组织网络匿名安全路由协议研究 | 第75-113页 |
·网络模型与攻击能力假设 | 第77-78页 |
·一个新的基于公钥的匿名安全路由协议 | 第78-87页 |
·包格式定义 | 第78-79页 |
·协议描述 | 第79-83页 |
·协议安全性分析 | 第83-85页 |
·协议效率分析 | 第85-87页 |
·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匿名安全路由协议 | 第87-102页 |
·包格式定义 | 第87-89页 |
·协议描述 | 第89-94页 |
·协议安全性分析 | 第94-97页 |
·协议效率分析 | 第97-102页 |
·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匿名组播路由协议 | 第102-111页 |
·包格式定义 | 第102-103页 |
·协议描述 | 第103-108页 |
·协议安全性分析 | 第108-110页 |
·协议效率分析 | 第110-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5章 连续事件驱动签名协议研究 | 第113-125页 |
·连续事件驱动签名协议基本模型 | 第113-114页 |
·Chan 等人的事件驱动签名协议简介及安全分析 | 第114-118页 |
·协议简介 | 第114-116页 |
·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116-118页 |
·Li 等人的事件驱动签名协议简介及安全分析 | 第118-120页 |
·协议简介 | 第118-120页 |
·对 Li 等人协议的分析 | 第120页 |
·基于离散对数方法构建的新事件驱动签名协议 | 第120-121页 |
·新协议的安全与效率分析 | 第121-122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121-122页 |
·效率分析 | 第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5页 |
第6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未来展望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5页 |
附录1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5-141页 |
附录2 研究生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