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25页 |
|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 GCMs 在南极的应用 | 第13-14页 |
| ·有限区域模式 LAMs 在南极的应用 | 第14-16页 |
| ·南极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及其评估 | 第16-18页 |
| ·南极 NWP 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 ·南极 NWP 系统(模式)介绍 | 第20-25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5页 |
| 全文结构如下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观测环境、资料方法与模式介绍 | 第27-55页 |
| ·观测环境 | 第27-31页 |
| ·观测站点介绍 | 第27-29页 |
| ·研究区域气候特征 | 第29-31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 ·资料说明 | 第31-34页 |
| ·统计方法 | 第34-35页 |
| ·模式简介 | 第35-49页 |
| ·WRF 介绍 | 第35-47页 |
| ·Polar WRF 介绍 | 第47-49页 |
| ·模式区域及配置 | 第49-51页 |
| ·模式评估方法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三章 ECMWF 和NCEP 再分析资料在东南极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 第55-79页 |
| ·引言 | 第55-56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 ·结果分析 | 第58-77页 |
| ·年平均和季节平均 | 第58-68页 |
| ·季节变化 | 第68-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四章 PolarWRF 对南极地区大气环流的模拟试验研究 I:近地面气象条件 | 第79-125页 |
| ·引言 | 第79-80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80-81页 |
| ·结果分析 | 第81-120页 |
| ·年平均和季节平均 | 第81-97页 |
| ·季节变化 | 第97-108页 |
| ·天气变率 | 第108-116页 |
| ·日变化 | 第116-1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0-125页 |
| 第五章 PolarWRF 对东南极地区大气环流的模拟试验研究 II:大气垂直结构 | 第125-175页 |
| ·引言 | 第125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125-128页 |
| ·结果分析 | 第128-169页 |
| ·年平均和季节平均 | 第128-141页 |
| ·季节变化 | 第141-151页 |
| ·天气变率 | 第151-163页 |
| ·对流层顶特征 | 第163-1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9-175页 |
| 第六章 PolarWRF 在南极天气过程模拟中对海冰特征和水平分辨率的敏感性研究 | 第175-203页 |
| ·引言 | 第175-176页 |
| ·试验设计 | 第176-178页 |
| ·海冰特征的选取及试验设计 | 第176-177页 |
| ·水平分辨率的试验设计 | 第177-178页 |
| ·结果分析 | 第178-201页 |
| ·海冰特征的敏感性 | 第179-188页 |
| ·水平平分辨率的敏敏感性 | 第188-20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1-203页 |
| 第七章 PolarWRF 在南极天气过程模拟中对不同物理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研究 | 第203-231页 |
| ·引言 | 第203-204页 |
| ·试验设计 | 第204-205页 |
| ·结果分析 | 第205-229页 |
| ·积云方案的敏感性 | 第205-210页 |
| ·微物理方案的敏感性 | 第210-216页 |
| ·边界层方案的敏感性 | 第216-223页 |
| ·辐射方案的敏感性 | 第223-2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9-231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第231-239页 |
| ·引言 | 第231页 |
| ·全文总结 | 第231-235页 |
| ·存在问题与讨论 | 第235-2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9-257页 |
| 致谢 | 第257-259页 |
| 个人简介 | 第259-2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