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 ·课题学术背景与意义 | 第7页 |
| ·当前抄表概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 第7-10页 |
| ·手动抄表 | 第7-8页 |
| ·智能卡水表 | 第8页 |
| ·有线自动抄表 | 第8页 |
| ·无线自动抄表 | 第8-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 第2章 无线抄表总体方案设计 | 第12-20页 |
| ·总体方案 | 第12-14页 |
| ·集中器方案 | 第12-13页 |
| ·手抄器方案 | 第13页 |
| ·综合方案 | 第13-14页 |
| ·嵌入式系统 | 第14-19页 |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15页 |
| ·嵌入式系统的结构 | 第15-18页 |
| ·ARM嵌入式微处理器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无线抄表系统硬件设计 | 第20-34页 |
| ·无线手抄器硬件设计 | 第20-24页 |
| ·MCU芯片简介 | 第21-22页 |
| ·Cortex-M3处理器的基本结构 | 第22-23页 |
| ·STM32处理器系统总线结构 | 第23-24页 |
| ·几种无线射频模块的比较 | 第24-26页 |
| ·无线抄表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26-32页 |
| ·无线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26-28页 |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28-29页 |
| ·存储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 ·JTAG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 ·PCB板的布线原则 | 第31-32页 |
| ·硬件系统调试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无线抄表系统软件设计 | 第34-58页 |
| ·SPI时序及软件设计 | 第34-36页 |
| ·NRF24L01收发程序设计 | 第36-44页 |
| ·NRF24L01功能结构框图 | 第36-37页 |
| ·Tx与Rx的配置过程 | 第37-38页 |
| ·NRF24L01状态机 | 第38-39页 |
| ·发送过程 | 第39-40页 |
| ·接收过程 | 第40-41页 |
| ·NRF24L01数据包的处理方式 | 第41-43页 |
| ·NRF24L01相关的宏定义 | 第43-44页 |
| ·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 | 第44-54页 |
| ·μC/OS-Ⅱ的内核结构 | 第45-46页 |
| ·μC/OS-Ⅱ的任务结构 | 第46-54页 |
| ·μC/OS-Ⅱ在STM32F103ZET6处理器上的移植 | 第54-57页 |
| ·内核头文件OS_CPU.H | 第55-56页 |
| ·与CPU相关的函数OS_CPU_C.C | 第56页 |
| ·与处理器相关的汇编函数OS_CPU_A.ASM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5章 调试与实验 | 第58-60页 |
| ·无线通信模块的测试 | 第58页 |
| ·通信距离测试 | 第58-59页 |
| ·测试主要结论 | 第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