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醉酒驾驶行为入罪评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论第11-12页
第一章 醉酒驾驶行为入罪的争议评析第12-19页
 第一节 醉酒驾驶行为入罪的争议第12-15页
  一、 社会公众的普遍看法第13页
  二、 司法实务界的观点第13-14页
  三、 理论界的诸多争议第14-15页
 第二节 醉酒驾驶行为入罪的必要性第15-16页
 第三节 醉酒驾驶行为入罪的实然效果第16-19页
第二章 醉酒驾驶行为的入罪要件第19-26页
 第一节 醉酒驾驶行为入罪的主、客观要件第19-23页
  一、 行为人实施了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第19-21页
  二、 入罪无须“情节恶劣”第21-22页
  三、 主观方面为故意第22-23页
 第二节 “醉酒”的认定标准第23-26页
  一、 客观认定标准第23-24页
  二、 主观认定标准第24-25页
  三、 我国对“醉酒”的认定标准第25-26页
第三章 醉酒驾驶行为入罪的理性反思第26-37页
 第一节 醉酒驾驶行为不应一律入罪第26-35页
  一、 刑法第十三条“但书”的适用第28-31页
  二、 醉酒驾驶行为入罪应受“但书”制约第31-32页
  三、 醉酒驾驶行为适用“但书”条款的具体情节第32-35页
 第二节 “醉驾入罪”具体标准的解释权应归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5-37页
  一、 司法解释权限决定了司法机关无“醉驾入罪”的解释权第35-36页
  二、 《立法法》已明确“醉驾入罪”的解释权归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6-37页
第四章 醉酒驾驶行为入罪后的司法难题及解决第37-42页
 第一节 醉酒驾驶行为入罪后的司法难题第37-39页
  一、 刑罚裁量标准问题第37-38页
  二、 取证的时效性问题第38-39页
  三、 醉驾逃逸的认定问题第39页
 第二节 醉酒驾驶行为入罪司法难题的解决第39-42页
  一、 明确醉酒的标准第39-40页
  二、 实行逮捕强制措施第40页
  三、 加强证据的收集第40-41页
  四、 进一步细化量刑标准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后记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寻衅滋事罪若干问题的探究
下一篇:存款控制关系对定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