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环境下相参导引头回波特性仿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雷达抗干扰细化和量化要求 | 第10页 |
·算法和软件验证上存在不足 | 第10-11页 |
·相参导引头的特点及基本构成 | 第11-12页 |
·相参雷达的主要特点 | 第11-12页 |
·相参雷达导引头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2页 |
·雷达对抗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战场电子环境的特点 | 第12页 |
·雷达干扰技术 | 第12-13页 |
·雷达抗干扰技术 | 第13页 |
·信号仿真的基本特点 | 第13-14页 |
·目标回波数据和特征数据的使用 | 第14页 |
·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雷达目标特性的建模 | 第15-32页 |
·概述 | 第15页 |
·雷达信号模型 | 第15-18页 |
·仿真系统中信号表示 | 第15-16页 |
·回波信号模型 | 第16-17页 |
·雷达内部影响回波信号因素 | 第17-18页 |
·想点目标建模 | 第18页 |
·扩展目标建模 | 第18-20页 |
·扩展目标特性 | 第19页 |
·理想扩展目标建模 | 第19-20页 |
·目标RCS模型 | 第20-22页 |
·目标的RCS | 第20页 |
·统计性模型 | 第20-22页 |
·多路径传输建模 | 第22-24页 |
·多路径效应产生的原因 | 第22-23页 |
·多路径效应的回波模型 | 第23-24页 |
·海杂波的建模 | 第24-27页 |
·海杂波的性质 | 第24-25页 |
·海杂波的统计特性 | 第25-26页 |
·海杂波的统计模型 | 第26-27页 |
·角闪烁特性建模 | 第27-28页 |
·角闪烁形成原因 | 第27-28页 |
·角闪烁建模 | 第28页 |
·差路信号的建模 | 第28-30页 |
·单脉冲跟踪 | 第28-29页 |
·差路信号建模 | 第29-30页 |
·极化特性建模 | 第30-31页 |
·极化散射特性矩阵 | 第30页 |
·极化特性建模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干扰目标的建模 | 第32-37页 |
·概述 | 第32页 |
·箔条干扰的建模 | 第32-34页 |
·箔条干扰的一般特性 | 第33页 |
·箔条建模方法 | 第33-34页 |
·角反射体干扰的建模 | 第34-35页 |
·角反射体干扰的特点 | 第34-35页 |
·角反射体干扰建模 | 第35页 |
·有源干扰的建模 | 第35-36页 |
·遮盖干扰 | 第35-36页 |
·欺骗干扰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7-53页 |
·概述 | 第37页 |
·软件开发方法 | 第37-38页 |
·软件工程工具和环境 | 第38页 |
·软件设计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图形界面设计 | 第39-44页 |
·图形界面设计 | 第39-44页 |
·图形界面交互设计 | 第44页 |
·主要的数据结构 | 第44-45页 |
·主要软件流程实现 | 第45-51页 |
·目标数据生成模块 | 第49-50页 |
·干扰数据生成模块 | 第50-51页 |
·海杂波数据生成模块 | 第51页 |
·箔条数据生成模块 | 第51页 |
·其它设计说明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复杂场景数据的验证和分析 | 第53-59页 |
·概述 | 第53页 |
·信号处理软件离线验证 | 第53-56页 |
·舰船和有源拖引干扰 | 第53-54页 |
·舰船和箔条干扰 | 第54-55页 |
·舰船和角反射体干扰 | 第55-56页 |
·雷达级复杂电磁环境生成和验证 | 第56-58页 |
·多目标数据验证雷达搜索性能 | 第56-57页 |
·生成复杂场景验证软件流程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