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自然之力在景观和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概说 | 第13-28页 |
第一节 自然之力在景观和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概说 | 第13-16页 |
·: 体现范畴 | 第13-14页 |
·: 概念分析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自然之力在景观和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第16-28页 |
·: 以传统民居形式和风水学为例 | 第16-18页 |
·: 应用方式分类 | 第18-26页 |
·: 能源的应用 | 第19-21页 |
·: 自然现象的利用 | 第21-23页 |
·: 材料的合理支配 | 第23-26页 |
·: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26-28页 |
第二章 自然之力在景观和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状况 | 第28-44页 |
第一节 自然和人类的和谐相处 | 第28-32页 |
·: 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 第28-30页 |
·: 建筑细节中适宜人居的改进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 第32-35页 |
·: 非成功案例分析 | 第32-34页 |
·: 以世博为例分析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新型环境景观建筑设计实践中自然之力的应用 | 第35-38页 |
·: 城市旧建筑改造 | 第35-36页 |
·: 生产性景观设计 | 第36-37页 |
·: 传统建筑技术的应用 | 第37-38页 |
·: 我们需要生物多样性的环境 | 第38页 |
第四节 应遵守的原则、责任和目标 | 第38-44页 |
·: 原则 | 第39-40页 |
·: 责任 | 第40-42页 |
·: 目标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自然之力在景观和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继承和发扬 | 第44-46页 |
·: 借自然之力低技术生态建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第44页 |
·: 如何使借自然之力低技术生态设计得以实践 | 第44-45页 |
·: 借自然之力低技术生态建筑的未来展望 | 第45页 |
·: 倡议建立借自然之力低技术生态设计博物馆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