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稻飞虱自动识别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9页
     ·稻飞虱的危害第14-16页
     ·害虫测报现状第16-18页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第18页
     ·研究目标第18-19页
   ·稻飞虱基本知识第19-22页
     ·生活习性第19-20页
     ·形态特征第20-21页
     ·发生条件第21-22页
   ·基于机器视觉的昆虫识别研究现状第22-2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3-2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4-26页
     ·面临的问题第26-27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7-30页
 参考文献第30-36页
第二章 野外昆虫图像采集装置的设计第36-52页
   ·采集装置总体方案第36-37页
   ·横向进给系统第37-44页
     ·脉冲当量和传动比的选定第38页
     ·传动系统等效转动惯量计算第38-40页
     ·丝杠传动副计算与校核第40-44页
     ·导轨选型第44页
   ·采集工作台第44-47页
     ·采集工作台幕布选择第45-46页
     ·传送部件的设计第46-47页
   ·图像拍摄系统第47-49页
     ·拍摄系统组成第48-49页
     ·拍摄系统工作情况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第三章 基于PC机的自动拍摄控制系统第52-68页
   ·概述第52-53页
   ·图像采集装置驱动控制第53-58页
     ·微控制器的应用系统第53-55页
     ·驱动器第55-56页
     ·装置控制的实现第56-58页
   ·自动拍摄系统第58-66页
     ·硬件电路第58页
     ·图像采集卡第58-60页
     ·光源控制器第60页
     ·串行口的设置第60-62页
     ·Windows下串行通信第62-64页
     ·上位机通信设置第64-65页
     ·拍摄系统实现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第四章 稻飞虱图像处理与信息提取第68-94页
   ·图像拍摄第68-69页
   ·稻飞虱图像分割第69-79页
     ·图像分割方法第70-71页
     ·颜色阀值选取第71-73页
     ·二值化处理第73页
     ·形态学滤波第73-78页
     ·处理结果第78-79页
   ·稻飞虱背部频谱信息提取第79-83页
     ·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第79-80页
     ·稻飞虱傅里叶频谱第80-82页
     ·信息提取第82-83页
   ·频谱特征分析第83-90页
     ·特征均值计算与分析第83-86页
     ·特征方差计算与分析第86-89页
     ·频谱特征的显著性分析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第五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稻飞虱分类第94-114页
   ·支持向量机第94-103页
     ·概述第94-96页
     ·线性问题第96-99页
     ·非线性问题第99-101页
     ·多类别分类问题第101-103页
   ·稻飞虱分类模型第103-108页
     ·支持向量分类机第104-105页
     ·核函数的选取第105-106页
     ·模型的建立第106-108页
   ·分类结果第108-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114-118页
   ·研究工作小结及结论第114-115页
   ·创新点第115页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15-118页
附录第118-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土壤母质黄棕壤剖面细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对钾矿物风化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Profibus-DP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破碎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