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的价值 | 第8-9页 |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 ·实践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9页 |
| ·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1页 |
|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1-12页 |
| 2. 中职学校的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 ·中职学校的现状 | 第12-13页 |
| ·中职学校教学环境 | 第13-15页 |
| 3 中山市中等专业中职学生自信心缺乏的表现 | 第15-20页 |
| ·自信心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 第15页 |
|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自信心测验 | 第15-17页 |
| ·被测对象 | 第15-16页 |
| ·自信心的测验结果 | 第16-17页 |
| ·中职学生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 第17-20页 |
| ·有自卑心理,上进心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 | 第17-18页 |
| ·部分学生自由散漫,纪律观念差,法制意识不强 | 第18页 |
| ·逆反消极心理强烈 | 第18页 |
| ·学生情感淡漠,缺乏感恩之心 | 第18-19页 |
| ·极度渴望成功,但又缺乏付出努力的相应行动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 第19-20页 |
| 4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中职学生自信心缺失的根源 | 第20-23页 |
| ·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20-22页 |
| ·家庭环境 | 第20-21页 |
| ·学校环境 | 第21-22页 |
| ·社会环境 | 第22页 |
| ·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 第22-23页 |
| ·个人自我认知能力 | 第22-23页 |
| ·人际关系问题 | 第23页 |
| ·中职学校生活不适应 | 第23页 |
| 5 “参与体验促感悟”,构建德育新模式,培养学生自信心 | 第23-31页 |
| ·推行德育新模式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 ·推行德育新模式的思路 | 第24-25页 |
| ·全面提升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 | 第24页 |
| ·营造和谐教育环境,构建德育新模式 | 第24-25页 |
| ·“参与体验促感悟”,培养学生自信心 | 第25-28页 |
| ·开设社团课,挖掘学生潜能 | 第25页 |
| ·实施学分制,保障社团活动开展 | 第25页 |
| ·小舞台“每周一演”,展示学生风采 | 第25-26页 |
| ·开办学生超市,培养自强自立能力 | 第26页 |
| ·开办洗车场,培养敬业精神 | 第26页 |
| ·开办希望农场,感悟劳动的艰辛 | 第26-27页 |
| ·开展女生教育,培养高素质女生 | 第27页 |
| ·推行班干轮岗制,发挥自我管理能力 | 第27页 |
| ·开展“三节一庆”活动,实现“文化育人” | 第27-28页 |
| ·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机制,完善德育新模式 | 第28页 |
| ·加强校企合并,提练中职生技能,丰富德育新模式 | 第28-29页 |
| ·加强联系,让家庭和社会认可德育新模式 | 第29页 |
| ·初见成效 | 第29-31页 |
| ·校园欢腾起来了 | 第29-30页 |
| ·课堂学习兴致盎然 | 第30-31页 |
| 6 结论 | 第31-32页 |
| 附录 A | 第32-38页 |
| 附录 B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