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文献综述 | 第7-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 2 古希腊最小公倍数的起源 | 第10-22页 |
| ·《几何原本》中的数论部分 | 第10-17页 |
| ·其他古希腊数学成果中涉及算术与数论的部分 | 第17-22页 |
| 3 古代中国最小公倍数的起源 | 第22-30页 |
| ·分数通分的公分母计算 | 第22-25页 |
| ·天文、历法的周期计算 | 第25-30页 |
| 4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情况 | 第30-34页 |
| ·印度最小公倍数的起源 | 第30-31页 |
| ·日本最小公倍数的起源 | 第31-32页 |
| ·埃及、巴比伦、玛雅等地区的情况 | 第32-34页 |
| 5 比较研究 | 第34-43页 |
| ·最小公倍数提出的标准 | 第34-35页 |
| ·最小公倍数起源的比较研究 | 第35-39页 |
| ·最小公倍数提出的形式 | 第35-37页 |
| ·最小公倍数产生的背景 | 第37-39页 |
| ·最小公倍数起源的再思考 | 第39-41页 |
| ·中国最小公倍数起源仅涉及分数计算与天文历法的原因 | 第39-40页 |
| ·古希腊最小公倍数起源只涉及数论的原因 | 第40-41页 |
| ·最小公倍数起源的反思 | 第41-43页 |
| ·文化是思想的反映 | 第41-42页 |
| ·影响主流思想的因素 | 第42-43页 |
| 6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