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史论文

从“天下一体”到“中华一体”--金代女真官学教育及科举制度研究

表格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18页
 (一) 选题缘起第10-11页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18页
一、 金代女真教育政策的建立和发展演变历程第18-24页
 (一) 开教化之先:金初女真教育政策初建阶段第18-19页
 (二) 仿汉制之风:熙宗、海陵王时期积极汉化的女真教育政策第19-21页
 (三) 扬民族旧俗:世宗、章宗两朝恢复民族传统的女真教育政策第21-22页
 (四) 行下坡之路:金中后期日渐荒废的女真教育政策第22-24页
二、 华夷同道同轨:金代女真官学教育的建立和发展历程第24-38页
 (一) 女真官学教育设立的背景和准备第24-28页
 (二) 金代女真官学学校体系的构成第28-34页
 (三) 金代女真官学教育的特点分析第34-36页
 (四) 金代女真官学学校教育的影响分析第36-38页
三、 华夷一体同风:金代女真宫廷教育研究第38-47页
 (一) 金代女真宫廷教育种类和演变历程第38-45页
 (二) 金代女真宫廷教育特点及影响分析第45-47页
四、 华夷同是中华:金代女真科举制度研究第47-56页
 (一) 女真进士科的设立及发展过程第48-51页
 (二) 对于女真进士科科考的具体分析第51-54页
 (三) 金代科举中的武举第54-56页
五、 对金代女真官学教育及科举制度的几点思考第56-66页
 (一) 依附于政治力量:金代的女真文字和女真文字教育第56-58页
 (二) 族群区别对待:金代女真官学教育及科举制度中的优惠政策第58-60页
 (三) 有保留地汉化:金代政治文化博弈和政策反复对其教育政策的影响第60-62页
 (四) 相辅相成:金代女真教育政策、女真官学教育以及女真科举制度之间的关系分析第62-64页
 (五) 从“天下一体”到“中华一体”:金代女真官学教育及科举制度对“中华一体”观念形成的推动作用第64-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一) 古籍类第67页
 (二) 著作类第67-68页
 (三) 论文类第68-71页
后记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京察研究
下一篇:元代江南地区西夏人的社会活动